2年,朝鮮發生了“壬午軍亂”,大院君重掌朝政,明成王妃流亡宮外,日本軍隊企圖侵略朝鮮。神貞王妃派金允植等人聯絡清朝出兵對抗日本。清軍進入朝鮮後,不但壓制了日軍,而且還俘虜了大院君,幫助豐壤趙氏復辟。趙寧夏控制了兵權,與驪興閔氏的閔臺鎬聯手,並扶植安東金氏的金炳國為傀儡領議政,把持了朝鮮的軍政大權。
1884年,朝鮮爆發“甲申政變”。安東金氏年輕一代的金玉均領導開化黨反對清朝干涉朝鮮內政,並大肆屠殺親清派官員。閔臺鎬和趙寧夏都慘遭屠殺。神貞王妃雖然聯合清軍將領袁世凱平定了叛亂,但豐壤趙氏的勢力卻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一年後,大院君歸國,豐壤趙氏的勢道政治終於瓦解了。
1890年,神貞王妃以八十三歲的高壽辭世,豐壤趙氏失去了最後一根頂樑柱,幾近滅亡。然而,人才凋零的豐壤趙氏卻也出了一些民族獨立英雄。比如趙琬九參與了上海臨時政府的建設,趙東爽在國內領導義軍反對日本的殖民政策,都給韓國人民留下了光輝的印象。
………【勢道政治…大院君】………
興宣大院君李是應,1821(道光2年,純祖22年)——1898(光武2年)。字時伯,號石坡。近代朝鮮傑出的政治家。國王高宗的生父。
關於大院君對朝鮮的統治算不算勢道政治,有多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他統治的這段時期是勢道政治的割裂期,另一種觀點認為他是依靠豐壤趙氏的勢力上臺的,而且又與明成王妃閔氏有親戚關係,可以算作是外戚的勢道政治,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他是單獨成章的一個非外戚的勢道政治。筆者贊同第三種觀點,認為大院君統治時期是屬於大院君特色的一種另類的勢道政治。
一、奠基
大院君早年是沒落的王族,經常在街頭與酒鬼流氓私混,並受到了安東金氏的壓制。其實他是裝瘋賣傻,早就秘密與豐壤趙氏的年輕子弟趙成夏和趙寧夏接觸。神貞王妃沒有覺察出大院君的野心,因此相信了他,立他的次子李熙為高宗國王。大院君被授予攝政之職,透過對一些才幹官員的籠絡,漸漸取得了朝廷裡的實權。大院君的勢道政治就此開始了。
1866年,豐壤趙氏的神貞王妃結束了垂簾聽政,大院君名正言順的成為了攝政。不久,他的妻子府大夫人家族裡的女孩閔氏成為了高宗的王妃,也就是明成王妃。此刻的大院君既是高宗的生父,又是高宗的妻族,可謂包攬了宗親與外戚的最高身份,勢力如日中天。
大院君的勢道政治,首先便是耗費巨資修建曾經被日本侵略者燒燬的王宮景福宮。雖然後來他的這項舉動被他的政敵斥責為勞民傷財之舉,但實際上他動用的資金全部來自於安東金氏和豐壤趙氏長年搜刮的民脂民膏。重建景福宮一方面是為了打擊兩大外戚的勢道政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收買人心,為自己的勢道構建根基。安東金氏的金炳學、南陽洪氏的洪純穆、潘南樸氏的樸圭壽等名士才幹紛紛投入大院君的帳下。大院君大權在握,麾下人才濟濟,正式開始了他的改革政策。
二、高峰
朝鮮王朝中後期,與中國日本等絕大多數封建國家一樣,朝政**僵化,貪汙橫行。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國民不平等。貴族的待遇比起平民高出許多。在朝鮮,由於朝廷官員和宗親外戚多出於貴族,因此他們便享有不必繳納稅金的特權。如此一來,貴族與平民的矛盾就展開了。大院君所要改革的,就是這種不平等的階級特權,要實現萬民平等,要向貴族繳納稅金!
貴族的代表豐壤趙氏和安東金氏已經下臺,但他們也不願放棄最基本的特權。因此兩大外戚再度與大院君對立。大院君需要政治戰友助他一臂之力。此刻趙大妃的擁護者李景在辭去了領議政的職務,金炳學擔任新領相。金炳學堅決支援大院君,幫助他向貴族開戰。憑藉著金炳學是安東金氏首長的威望,大院君也收服了不少的貴族。許多像金炳學一樣的開明貴族地主都紛紛響應大院君的號召。
與此同時,大院君緩和了與外戚的緊張關係。金左根的養子金炳冀和趙大妃的侄子趙寧夏恢復了少量的原有權力。何況,大院君也需要金趙二人幫助他改革國政,畢竟這兩人也是有相當才能的,這可以說是一種政治利用。金趙二人也希望從中飼機復興安東金氏和豐壤趙氏的勢道政治,但大院君的把關讓他們很難找到合適的機會。
儘管有金炳學的相助,但要完全逼迫貴族就範也非易事。為了能夠徹底顛覆貴族勢力,大院君起用了趙大妃的遠親李景夏,給了他一點兵權。李景夏用鐵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