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叫我離開,我不明白自己又違反了什麼規定,離開後就問他。他說這些人是人民軍的軍官,在過青年節野炊,遊客不能與人民軍交往。他說之後我突然想到這個外國人遊覽區當然不可能有農民,並且礁石旁確實放著幾件舊軍裝和大簷帽。沒想到這幾個農民一樣的人是軍官,如此說來那個女的就是女軍官了,想到這些心裡挺美的。
中午吃飯時桌上有幾碟炒菜,完全是中國式的:土豆絲、洋白菜之類,葷的有兩個,一個是炒雞蛋一個是炒魷魚。同行的幾個上海人坐到桌旁就撇嘴,因為這幾頓飯下來幾乎都是這樣的東西,也是難為他們了。想想在北京時常常抱怨寫字樓供應的工作餐是無腦的豬做的,現在看真是冤枉了那些大師傅。劉長明在他的日日夜夜裡頗多對朝鮮的讚美頌揚之詞,我看讓他們移民到這裡來肯定會更加堅定他們做**好戰士的革命意志,如果他們不是葉公好龍的話。
從跨入朝鮮境內那一刻起,你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小市民一樣的很沒有教養的優越感。這話說著聽著都有點空,乾脆舉兩個最直觀的例子。
-
在朝鮮參觀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去的地方有這麼幾個:一個是他們的偉大領袖視察過的農戶、農莊,第二是他們的偉大領袖紀念館,第三是購買反映偉大建設成就的美術作品,第四是幼兒園歌頌領袖的表演。這些地方的接待人員訓練有素,表演中一般不會出紕漏,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例如在我們參觀一個領袖視察過的農戶後,我發現一個官員在牆角嚴厲訓斥剛剛表演農戶主人的阿瑪尼,這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縮在牆角很可憐,官員發現我們並未都離開時表情稍有尷尬。可是我怎麼也回憶不起來這個老人的表演究竟有什麼錯誤。朝鮮所有的城鎮中心都建有一座長生塔,是祈福領袖永世長存萬壽無疆的建築。大一點的城鎮還建有宏大的領袖紀念館,一般這樣的紀念館與周圍低矮破舊的民房相比是這個城鎮的最好建築,這讓那個反間諜的很是自豪。
紀念館的模式差不多,進門的大廳正面牆壁上掛著大幅金正日將軍全身畫像,陳列室裡其實什麼也沒有,現在變成向參觀的外國人賣領袖像的地方。還有一個必去的地方是看金正日花,這個花放在一個小溫室裡,普普通通,但據介紹這個花是外國人專門培育的,象徵著金正日將軍的精神,普通朝鮮民眾平時根本看不到。在朝鮮,金正日、金日成的雕像畫像無處不在,有的地方還在這兩人之間加上金日成的妻子,朝鮮人叫她國母,他們站在朝鮮的大地上沒有疲倦地日夜指引著朝鮮人民前進的方向。
朝鮮普通村鎮的老百姓普遍消瘦黝黑,明顯的營養不良,不像中國人肥碩胖大忙著節食減肥。常見人們揹著大包行走,也不知他們去幹什麼。腳踏車很少算是奢侈品,汽車根本就見不到,幾天裡我們看到為數不多的幾輛轎車多一半是中國吉林省開過去的。農村的田地裡種的玉米瘦小乾枯,我懷疑這樣的莊稼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第一天參觀回到駐地後,我曾與導遊有過一次交談。導遊在沒有反間諜的在場時也會多說兩句。他到過中國的城市,知道一些中國的情況,算半個明白人。談到朝鮮為什麼不改革開放時,他並不像反間諜的那個人那樣以“先軍主義”、“我們有核武器”、“朝鮮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度”這樣的口號爭辯,他的沉默他目光流露出的無奈讓人看了心酸。
我純粹出於真心的好意向他說了這樣一段話:如果我是朝鮮的敵人我最希望你們保持這種狀態,我會讚美你們讓你們堅持這樣下去一百年一千年,我不希望你們像中國那樣改革開放,因為那樣的話,你們的國家很快就會富起來,一個富起來的國家對敵人而言不是好訊息。他聽了我的話突然說出一句:我們沒有鄧老這樣的人。他說過之後我們都沉默了。我想將來朝鮮有他這樣擺脫愚昧束縛、神的束縛、逐漸覺醒的人就是希望!在朝鮮後來的時間我的心情有些沉重,這是因為我對照朝鮮想起一些事令人噁心。
經過朝鮮海關層層檢查後終於回到中國。在琿春小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飯店,點了紅燒豬肘、乾燒黃魚、燉牛肉、涼拌蔬菜四個菜,服務員看著我一個人這麼點菜直髮愣,這個中國的傻丫頭根本不知道我這一段的經歷,我對她說:我剛從朝鮮回來。她點點頭又搖搖頭好像還是不明白。
今天的金正日對**充滿懷念,對華國鋒訪朝未歸就被拉下馬深不以為然。他認為他和北朝鮮人民一定會笑道最後,因為資本主義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定會導致資本主義全面崩潰。到時候,他會成為全人類類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