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2 / 4)

小說:半夜說鬼 作者:這就是結局

“你為什麼當時不馬上告訴我?”

“不可能的。當時我並不知道他是不是想害你。”

有人問耿老:“你又是怎麼知道鄭浩想害李敏的呢?”

“因為當時他的一隻手一直在座位下偷偷做挖的動作。”

挖什麼?挖眼睛。聯想起前幾起案件受害人被挖去的眼睛,李敏不禁尖叫起來。

老人淡淡地說:“姑娘,別害怕。誰一輩子都會遇到幾件怪事。你看,我今年都八十多歲了。到了我這個年紀,你就會發現周圍的世界和年輕時看到的不太一樣了。我想也許年輕的時候我們都是太性急,把很多好象不存在的東西就給忽略掉了。等到老了以後,可能離死亡近了一些,所以才發現世界原來和我們年輕那會兒看到的不完全一樣。”

耿匣仁笑的很和善,說:“我是研究生物的。搞了大半輩子生命科學,誰知最後越搞越糊塗了。尤其在這種精神能量領域,有很多現在都沒辦法解釋的東西。比如精神能量的傳遞,其中幾乎有迷信的色彩,但是卻不盡然,在這方面我們的研究也僅僅是剛起步。再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人,很可能就是死亡前的精神能量在某種程度上被儲存,而後在如今被釋放。他(它)的行為沒有意識,只有本能,所以會做出很多超自然的舉動。其實這些行為都是他生前想去做的,活著時他是人,所以也僅僅是人的想法。沒有什麼詭異的。

李敏和同事們面面相窺,難以置信。

老人接著說:“可能這個人死前很痛苦,因而產生了報復心理,所以現在他(它)的行為是害人的。在古代文獻裡有厲鬼的記載,大概也是這樣的吧。當然這只是推論,我們現在沒辦法證實。因為對於這類神經反射式的能量轉移,我們目前的研究只是一片空白。”想了想,他又說:“對了。以前在師範學院有個叫鄭作維的生物學者,他在這方面很有研究,當時他還在我們生命能量測量的課題小組任組長。可惜文化大革命時。。。呵呵,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那時我還年輕,現在卻已經退休了。”

“他現在已經死了嗎?”到底是年輕人,所以李敏禁不住要問。

“是哦。”老人嘆了口氣,“聽說他在文化大革命時自殺了。”上年紀的人對死亡顯示出的是不僅僅尊敬,彷彿還有種等待的含義。所以,耿匣仁的表情是肅穆的。

刑警老楊突然問:“那東西究竟是什麼玩意兒?是人,還是屍體?”他半天沒出聲,一說話就把大家嚇了一跳。

“應該是屍體吧。就是說肯定有一具帶有能量的屍體存在。只要能找到那具有能量轉移的屍體,是能夠防止他(它)再次害人的。”

這是對南坪系列殺人案最好的結論嗎?可以用這種尚未成型的理論來做依據嗎?有人相信,也有人不信。起碼李敏是相信的,因為她親眼見到過鄭浩。而且出於女人的預感,她相信他們還會見面的。

一夜的會議討論,在天亮後除了滿滿幾菸灰缸的菸屁股之外,沒有什麼實際的結果。

早晨的天空密佈著陰雲,暗暗的。又是一個陰天。

懷著好奇的恐懼,或者是某種難以解釋的女人心情,李敏來到南坪85號前那棵神秘的大槐樹下。也許這棵大樹與鄭浩有什麼聯絡吧。

槐樹枝繁葉密,在風的輕拂下葉片婆娑而動,嘩嘩作響。

要不是昨晚老人相救,或許此刻的李敏已經掛在樹上了。

一根穿過槐樹枝葉的白色電線引起了她的注意。

這根電線是用來連線附近網咖的網路專線。李敏的心在收緊。難道鄭浩是透過這條線路在網路上做他的花落無聲的?

她迅速回到刑警隊的辦公室,開啟電腦。在她QQ的好友名單裡卻怎麼也找不到花落無聲的名字。在搜尋上查,同樣一無所獲——還沒有人註冊過這個名字。

不久,負責調查鄭浩這個名字的同志送來了令人震驚的訊息。

鄭浩,男,生於1943年,高中畢業以優異成績考上哈工大,後因政治成分原因被學校勸退,在家待業。一直住在南坪85號203室。到1965年,其父鄭作維因被紅衛兵長期折磨導致精神崩潰|Qī…shu…ωang|,於是在家中飯菜裡下毒,導致全家四口集體死亡。鄭浩死時二十二歲。

鄭家的檔案及照片在文革期間大部遺失,僅存鄭作維在與師範學院62屆畢業生合影。

拿著這張放大的黑白照片,恐懼一點一滴湧上李敏心頭。照片上的人們穿著那時最為普遍的暗色衣服,笑容可親,像一張張骨灰盒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