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好,但是始終是個小地方。想要得到更多,就要走出去。到這個世界中闖一闖,鍛鍊自己的同時,為自己的前進做好充足的準備。
道觀和以往一樣清淨,方玄走上小樓,青雲上人已經知道方玄出關,正坐在樓上等候。看見少年精神煥發。青雲上人微微一笑,說:“坐。”
方玄躬身施禮,坐在青雲上人的對面。
上人左右看了一眼,說:“琅琊和棲霞已經回去了。她們在自己家裡修煉一陣子,你的師母陪她們前去,順便指點一下她們。你有什麼打算?”
方玄躬身說:“我想下山走走。”
青雲上人點頭,說:“也好,那你就下山吧。”
方玄想了想,又說:我想下一次大堂試進入八品。”
七品以下的升級都是透過每十年進行的大堂試來進行,九品的大堂試最先開始,然後是八品,最後是七品。方玄想要在參加八品的大堂試,就是在十年之後。
這個時間聽起來好像非常遙遠,但是青雲上人卻知道,這對一名道僮來說,時間卻非常緊張。
想了想,上人說:“九品是打基礎的時候,基礎打得越牢,將來走的越遠。十年的時間,會不會太短了一些?”
方玄微微一笑,回答:“我只爭朝夕。”
青雲上人安靜片刻,問:“想好你的法名了嗎?”
方玄回答:“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我的法名,就叫玄德吧。”
第二十四章,周遊
雍州是九州之一,幅員極為遼闊。當年周天子西狩之後,分封天下,雍州這邊被秦、嫍、樾、緱黎等諸國佔據。後來周朝衰敗,各地諸侯四起。秦國自秦王胥暘起,用了數百年的時間,逐漸將雍州的其他諸侯國一一滅去,最終統一了整個雍州。
到了方玄這個時代,九州各個大諸侯國之間依舊征戰不休,周天子只能在九州中間,被稱為皇庭的地方蝸居。好在這個時候各州之內的紛爭已經結束,戰爭主要集中在各個諸侯國的邊境地帶。在雍州腹地,不見刀兵已經很久,倒也算是安逸自在。
雍州西北是一片不毛之地,氣候寒冷乾燥。不過很有幾條大河從這個地方流過,河流曲折的地方,水草豐美,環境也相對溫暖溼潤,很是適合居住。這些曲折的地方被雍州人稱為“水蕩”,大的水蕩可以容納四五個城池,近百萬人口位於其中。小的水蕩也能容納七八萬人口。因為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所以這裡的人們也算是比較富足。
這一天清晨,雞鳴剛過一次,天空還是灰濛濛的,微微有些光亮。辰山關外的一家道觀此時已經有些聲音,在道觀中修行的人們正準備起來做早課。在道觀的側門,此時吱呀一聲開啟,方玄揹著一個小小的包袱,頭上戴著斗笠走了出來。
他從瞻明道觀出來已經有兩年時間,走的時候青雲上人顯得極為灑脫,剛開始少年還有些不捨,不過想想自己總還要回去,這種不捨的心情也就慢慢淡化了。一開始,他還和自己的師父聯絡頻繁,依稀知道琅琊回到了瞻明道觀繼續修行,而棲霞則留在秦國的都城。到了後來,聯絡就開始慢慢少了下來。到現在,一個月差不多才會又一次聯絡。
作為正規道宗出來的道僮,方玄身上帶著道庭發下來的道牒。有了這個道牒,方玄可以在雍州的各個道觀中打尖住宿,餐飲也不需要什麼花銷。除此之外,每個月方玄還可以用這個道牒,到大的城池裡那些道觀中,領取他的道僮薪俸。
薪俸雖然不高,但是對方玄來說也算是聊勝於無。不過道牒的作用也僅限於此,如果想要乘坐交通工具,方玄只能自己掏錢。否則就只能靠自己步行。另外,如果沒有來得及趕到下一個道觀,風餐露宿是一回事,是用普通人家的食水之類也要付錢。
在山上對這個世界還有些模模糊糊,等到下山之後,周遊一圈,方玄現在對這個世界,至少對雍州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此時他正要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同樣處於熙河水蕩的另一個城池波陽城。
熙河是秦國境內的第三大河流,共有三個水蕩,波陽城和辰山關在第二個水蕩中,彼此相隔數百里。好在有水路,從辰山關順流而下道波陽城不過三天的時間。
方玄昨天從辰山關中的道觀裡領了這個月的薪俸,剛好夠他坐船前往波陽城,所以今天一早,在道觀裡用了早餐,方玄就向著碼頭的方向走去。
等到雞鳴三遍,陽光在天空漸漸佈散的時候,方玄已經走到了碼頭那裡。這個世界中的凡俗對於修道人的態度還算尊敬。尤其是看見方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