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樣的環境當中,人的心如果還無法平靜下來。
那可見這個人的心中是充滿了多少惡劣之事。
小黑和寧缺像是兩個門神一樣,守在葉千秋的身旁。
寧缺和葉千秋說道:“葉夫子,您說這禪院裡,最令人敬畏的是什麼?”
葉千秋道:“最令人敬畏的,當然是佛祖。”
寧缺道:“不不不,我昨天對著佛祖的石像還大罵了一頓。”
“想必葉夫子也一點都不敬畏那石像佛。”
葉千秋道:“佛祖是佛祖,石像是石像。”
“不能相提並論。”
寧缺道:“好像是這個道理。”
時間緩緩流逝,大殿裡的佛法課,暫時告一段落,桑桑坐在蒲團上,閉著眼睛嘗試入定,同時回思早間的課堂內容。
歧山大師從大殿裡走了出來。
此時已近正午,只是秋雲遮空,天地一片清黯,偶爾還會落下幾絲寒雨,殿外的溫度有些低,大師被寒意一激,咳了幾聲。
小黑送上一杯熱茶,讓岐山大師稍暖胸腹。
歧山大師喝了口熱茶,把茶杯擱到身前的臺階上,看著禪院裡,笑著說道:“秋天,真的不錯。”
葉千秋道:“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岐山大師道:“也是萬物開始凋零的季節。”
寧缺在一旁道:“秋天是貼秋膘的季節。”
“大師,您吃火鍋嗎?”
岐山大師有些跟不上寧缺的跳躍思維,怔了怔,然後說道:“火鍋好吃嗎?”
寧缺道:“香極了。”
葉千秋道:“那晚上就吃全素火鍋。”
寧缺道:“這個主意好極了。”
小黑道:“我去準備食材。”
……
秋雨中的爛柯寺一片幽靜,但火鍋的清香卻是飄到了後殿廊前,把壓抑寒冷的氣氛變的有些歡快。
在佛寺裡吃火鍋,恐怕還是這爛柯寺裡有史以來第一遭。
岐山大師還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
清湯鍋裡,放著香菇瓣、木耳、猴頭菇、小菜秧、粉絲,添了幾抹香油之後,是格外的香。
岐山大師一邊吃著火鍋。
一邊給寧缺拿出了一本佛經。
寧缺道:“大師,這是何意?”
岐山大師道:“你的悟性很高,很適合學佛。”
寧缺立馬搖頭,道:“不不不,我對學佛沒什麼興趣。”
這時,葉千秋在一旁道:“拿著吧,大師的一番心意。”
寧缺一聽,好像也是,反正他拿上了也不代表他就要學佛。
這一頓火鍋吃的很好。
岐山大師吃的很高興。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高興過了。
葉千秋答應了要給岐山大師治病,那自然不是說說而已。
人的壽數自然不可能是無限長的,即便是強如佛祖,也有圓寂的時候。
岐山大師的命,已經快到枯竭,給他續命的最好方法,便是讓他的身體再度擁有生機。
於是,葉千秋找了一個丹爐,第二天就在佛寺裡,開始煉丹。
丹丸的主藥是一些延年益壽的東西,但最關鍵的一味藥,還是葉千秋的黃金血。
葉千秋沒有讓人不死的神通,但他的血的確有蓬勃生機,可以讓人生機煥發。
這是經過很多次驗證的事情。
葉千秋之所以沒有簡單粗暴的給岐山大師喝一碗血水。
就是因為,葉千秋覺得岐山大師如果知道是那樣,根本不會喝下。
救人,在葉千秋看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遠比殺人要有意義。
修道幾百年,曾經歷過無數次殺戮的葉千秋,心境也早已變得越來越平和。
心如磐石,方才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劫難之中,守住自我。
葉千秋在煉丹。
小黑在添火。
寧缺在看岐山大師給他的那本經書。
那不是一本文字組成的經書,而是有著各種插畫的經書。
經書裡的插畫線條簡潔而流暢,故事也都極為有趣,把教化意味藏的極深而巧妙,寧缺越看越有興趣。
乾脆找來了一張竹椅,躺在椅上,隨意翻著書,偶爾端起熱茶喝兩口,不想看書時,便抬頭看看佛殿前的細細秋雨,舒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