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回到了原點。
但終歸是有些不一樣了。
夫子登天之後,沒有回來。
天還是那個天。
沒有任何變化。
寧缺和小黑在一旁木愣愣的看著上方的天穹。
良久之後。
寧缺才說道:“葉夫子,老師,死了嗎?”
葉千秋道:“沒有。”
寧缺聞言,心中大定。
既然葉夫子說老師沒有死,那老師就一定沒有死。
可是天還是那個天。
“那老師還會回來嗎?”
寧缺又問道。
葉千秋笑了笑,抬眼朝著天穹看去,道:“我和你的老師說過,我這人一向不喜歡悲劇。”
寧缺品味著這句話的含義。
葉千秋吩咐小黑去準備火鍋。
黑色馬車上,有著準備好的食材。
小黑去砍柴,生火,切肉。
當火光從荒原上升起之時。
夜幕降臨。
夜依舊還是從前那樣。
只有繁星,沒有明月。
葉千秋將羊肉放進鍋裡。
涮了涮,然後放在料碗裡吃著。
美味無比。
天書,明字捲上寫著這麼一段話。
“日月輪迴,光暗交融,生生不息,自然之理。自然之理謂之道。道以衍法。法入末時,夜臨,月現。”
佛陀觀明字卷後,曾在筆記裡寫道:“日月輪迴,光明交融,月便應在夜裡。然無數劫來,萬古長夜不見月。”
現在,夜已至,月未來。
只能說明,葉千秋的感覺沒錯。
夫子還在。
只不過,暫時還回不到人間。
葉千秋舉起一杯酒,朝著天穹送了送,然後一飲而盡。
……
夫子的離去。
對於天下來說,自然是影響深遠。
但是,對於大唐的大部分人而言。
他們並不知道夫子已經登天而去。
千年古城,長安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白色,無數的幡帶在街上飄揚,站在簷下躲雨的百姓面帶戚容,甚至有很多人披麻戴孝。
長安百姓哀悼懷念的是大唐的守護者,他們仁慈而英明的皇帝陛下。
在夫子登天之後不久。
大唐皇帝李仲易就駕崩了。
深得民心的陛下辭世而去,換來無數民宅裡的哭聲,也算是值得。
老皇帝死去,自然會有新皇帝繼位。
大唐的新皇帝李琿圓在一眾大唐重臣的目睹之下,坐在了皇帝的寶座之上。
大唐,開始進入新的一頁。
……
長安城,臨四十八巷。
葉千秋和小黑、寧缺回到了小院。
桑桑沒了,夫子沒了。
寧缺的心情顯得很不好。
自己一個人跑到了老筆齋,把自己關了起來。
好多天都不曾外出。
小黑每天都會去給寧缺送飯。
看到寧缺每天都還在,小黑便會安心離去。
這一日。
國師李青山步履蹣跚的來到了小院。
叩門之後。
終於開門。
李青山很高興。
坐在屋簷底下,李青山和葉千秋說道:“我還以為您不回來了。”
葉千秋笑道:“別的地方也住不慣,還是回來的好。”
李青山很高興的咳嗽起來。
李青山氣虛無比的說道:“我的大限可能就在這一兩天之內了。”
“自從夫子辭世之後,我每天聽到的都是壞訊息。”
“每天,我都會到您的這裡來敲門,看您回來了沒有。”
“好在,終於看到您回來了。”
“我可以放心的走了。”
葉千秋道:“其實,你要是多活幾天,我可以給你續幾天命。”
李青山笑了笑,一臉蒼白的說道:“我這一輩子,竊取天機太多,早該死了。”
“何必再勞煩您給我續命。”
“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之道。”
“我早就看開了。”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那來下最後一盤棋吧。”
李青山臉上湧現出了一抹潮紅,好似是迴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