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莽太子這才鬆了一口氣。
畢竟,若是葉千秋要取他性命,別說鄧茅在他跟前護著,就是拓跋菩薩在他跟前,也估計不頂用。
拓跋菩薩和徐鳳年打了一整天,依舊沒個結果。
徐鳳年之強,讓人驚訝。
此時,北莽的三路大軍,還在不停的朝著拒北城進發。
可一個白天即將過去了。
拒北城,似乎依舊遙不可及。
處在最前排的三座萬人步陣都不約而同的遭受到了數十位中原宗師的阻截,但是大體上保持陣型繼續向前推進。
每一座步陣,都有持大盾披重甲的精銳士卒作為開路先鋒,這撥人並不攜帶兵器。
草原騎軍弓馬熟諳,騎射冠絕天下,早在大奉王朝就已經傳遍中原,馬背之上尚且如此,在陣中下馬持強弓步射,更是不容小覷,不過三座步軍大陣中弓手不多,各自僅有千餘人,主力還是那五千多攻城步卒,披掛輕質皮甲,手持輕巧圓盾,腰佩一柄莽刀,跟隨一架架雲梯快速向前推進。
在北莽既定經略中,三萬人身後那條橫貫戰場的大型弧線上,足足有兩千四百架投石車的拋射,加上兩翼騎軍源源不斷對拒北城城頭進行騎射壓制,以及三座大陣之後那清一色強弩步卒,整整六千人,負責驅動床子弩、大黃弩和猿臂弩。
除此之外,三座方陣皆配備有十數棟樓車,每棟樓車都能夠藏有弓手步卒三百餘人,如同一座可以移動的巍峨蟻巢,外罩以巨大的特製牛皮,火油難侵,便是北涼城頭那些威力遠勝南朝的恐怖床子弩,也不易直接摧破樓車。
一旦靠近城頭,樓內弓手便能直接與守城士卒對射,同時架設橫向雲梯,如同一座懸空渡橋,配合城下士卒密密麻麻的蟻附攻城,和精銳敢死士憑藉釘入城牆床弩箭矢的攀援而上,一正兩奇,加上投石車、大弩陣以及兩翼騎軍的騎射,可謂防不勝防。
只不過由於那數十位中原宗師的橫空出世,導致戰局一直沒有什麼太大的進展。
尤其是處在雲端的鄧太阿,太阿劍出鞘之後,遊曳不定,倏忽間璀璨現身,剎那間一隱而沒,宛如雷霆大作的雲霧之中,有蛟龍偶露猙獰,張須怒視,收割了不知多少北莽將士的性命。
再加上一位老邁的李淳罡,幾乎無人可以掠過他們的飛劍防線。
縱使這二人在雲層之中待著,也依舊是給北莽大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就在北莽太子希冀著拓跋菩薩能將徐鳳年給收拾掉,回來助北莽大軍一臂之力的時候。
天穹之上突然華光大作。
浩蕩天門再度開啟。
而緊隨其後的,便是一道道虹光。
片刻後,一襲紫袍的葉千秋出現在拒北城上空。
葉千秋抬手一扯,百丈雷池驟然間出現。
天雷瞬間而發。
北莽中軍大營瞬間被炸出一個大坑!
北莽大旆消失不見。
北莽太子化為飛灰。
拒北城城頭,擂鼓聲愈發響亮。
拒北城東北方向,西蜀大軍策應而來,一襲白衣陳芝豹,手持一杆梅子酒,槍挑北莽。
黃昏日落。
拓跋菩薩高大的身形從天空墜落,再無翻身的可能。
反擊的鼓聲已經響起。
徐鳳年一馬當先,衝入北莽中軍。
殺!
殺出一個太平盛世。
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這一日,北莽四十萬大軍盡折於拒北城下。
拒北城外,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