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太阿居然一劍未出?
本來以為還有一場劍道巔峰的對決,沒想到鄧太阿居然沒出劍!
這鄧太阿不會是假的吧!
城頭上,徐鳳年的幾個護衛也和徐鳳年一樣,一臉疑惑。
那可是鄧太阿啊。
葉大真人的確強的離譜,但沒道理鄧太阿不出劍啊。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
不多時,鄧太阿快要走到城門下時,突然停下腳步,將放在書箱裡的那黃梨木匣給取了出來。
取出之後,鄧太阿拍了拍那黃梨木匣,道:“罷罷罷,既然十二劍不如一劍,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鄧太阿信手一甩,那黃梨木匣直衝天際,朝著通天閣上落去。
只聽得鄧太阿朗聲說道:“世子殿下,這十二劍便算是我贈予你的。”
話音一落,鄧太阿牽著驢子朝著城門外行去。
驢背上的少年一臉迷茫,問道:“老爺,你怎麼把劍扔了?”
“那什麼世子殿下是誰啊?”
鄧太阿一邊走,一邊眯起眼,神情恍惚的說道:“他啊,叫徐鳳年,是個遠親,按輩分來算,得喊我一聲舅舅。”
少年劍童當即震驚無比。
“老爺,三祿自打認識你,你就沒怎麼說起過家世,要不今天給說說看?”
鄧太阿想了想,方才說道:“我當年在某地練劍時,他孃親,也就是我的遠房表姐,曾對我有一飯之恩,有救命之恩,也有授業之恩。”
“這趟帶你來武帝城,本就是來還那份恩情的。”
“不過,眼下看來,這恩情暫時是隻能還一半了。”
少年劍童道:“老爺,照你這說法,這恩情大了去了,你們倆還沾親帶故的,怪不得你把十二劍都給人家了。”
鄧太阿笑了笑,輕聲感慨道:“吳素離開吳家劍冢前,與我在劍山一別,我曾許諾一事。”
“後來她為了徐瘸子孤身入皇城,我當時沒來得及跟上,以至於她落下病根,我愧疚至今。”
“有些事啊,有時候還真不能虧心。”
少年劍童道:“老爺,你確定不是因為十二劍不如人家一劍,才怒而把十二劍送人的?”
鄧太阿回頭看了少年一眼,道:“的確有這個原因,但談不上怒而送劍。”
“走吧,等來日我再持劍時,再去青城山見一見葉千秋的那一劍。”
鄧太阿拉著驢子,沿著大道遠去。
少年劍童的聲音還在傳出。
“老爺,咱就不能再等等嗎?”
“我的那把劍還沒回來呢。”
“老爺,我那劍可是好不容易才攢下銅錢碎銀買來的,那李淳罡說好了是借城中劍,憑啥連我這把也不放過啊!”
“老爺你也是,眼睜睜看著劍飛出鞘,都不幫我攔下來,這事兒傳出去多丟人,到時候老爺你的面子擱哪裡去?”
“哎?老爺,你倒是回個話啊……”
……
通天閣上。
徐鳳年看著黃梨木匣裡的十二劍,又看了看那漸行漸遠的鄧太阿,一臉疑惑道:“葉真人,他不出劍也就算了,怎麼還把這十二把劍都送給我了?”
葉千秋淡淡一笑,道:“他需要的不是這十二把劍,而是一把劍。”
徐鳳年看著木匣裡的十二劍,伸手撫摸著,輕聲唸叨道:“玄甲,青梅,竹馬,春水,朝露,桃花,蛾眉、朱雀、黃桐、蚍蜉、金縷、太阿。”
“都是好劍啊。”
此時,葉千秋眺望江面,海浪愈演愈烈,下垂劍幕如黑雲壓城。
那風波不止的海面之上,早已經難以看清楚李淳罡和王仙芝的身形。
良久之後,一道身形踏空而現。
是魁梧的王仙芝又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只見王仙芝神情平靜,遙望不遠處踏劍破浪而來的李淳罡,朗聲出言道:“李老劍神,這一戰,你我勝負難分,等來日,你這一劍圓滿,再戰如何!”
東海濤聲滾滾,卻是擋不住王仙芝的聲浪。
踏劍而歸的李淳罡大笑一聲,道:“那就來日再戰!”
話音一落,李淳罡腳下劍起風雲,直奔著武帝城去。
而王仙芝也破空而回。
但當王仙芝的身形出現在東海之畔時,他看到了站在通天閣上的兩道身形。
不,準確的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