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大碑獨茂碑林,高達三丈,乃第四代龍虎山祖師遷至此地樹立,上書紫霄福地四字,傳聞與徽山牯牛大崗“獨享陸地清福”共成子母碑。
此時,一名穿正黃色尊貴道袍的道人站在碑頂,遙望雲錦山中。
那道人一臉凝重,碑腳站著三位都上了年歲的老道,穿戴各有特色,最年長者鬚髮如雪,涼鞋淨襪,身上只是一件尋常的魚肚白蘇紗道袍,並不怎麼出彩,但好歹披了件出塵的方士鶴氅,隱約有幾分得證大道的長生氣派。
年齡次之的老道就要邋遢太多,一件青布厚棉袍子,可見汙漬斑斑,似乎怕冷,腳上踏著一雙厚底暖鞋,加以棉布裹腿,讓人好奇這老道如何有資格站在這天師府內宅。
剩下一位,內袍正黃,外罩了一件紫色大褂,華美尊貴到了極點。
天師府宗室嫡系可穿黃,龍虎山寥寥無幾的尊貴真人可披紫,可以黃紫於一身的道士,唯有道門掌教趙丹霞一人。
與天子同姓的四位大天師齊聚一堂,這是自從外姓人齊玄幀白日飛昇以後就很少出現的情況。
一生中大半時間都在閉關圖破關的趙希翼,才氣超群卻生性散淡的趙希摶,道門領袖趙丹霞,擅寫青詞雄文的趙丹坪。
今日終於聚集在了一起。
雲錦山中,傳來的動靜不僅是山上的弟子都聽到了,便是那徽山大雪坪中的軒轅家人都聽的真真切切,更何況是四大天師。
趙丹坪站在高處,遙望雲錦山中,想要看清楚近來在江湖上聲名大顯的神霄掌教葉千秋到底是何等人物,竟然敢堂而皇之的帶吳靈素這個傢伙來拜山。
趙希摶看趙丹坪一臉急切凝重,一副為老不尊的模樣,笑得不行。
趙丹霞與父親趙希翼相視一笑,且不說境界高低,養氣功夫差不多算天下無敵。
趙希摶年輕時候就與侄子趙丹坪不親,總覺得這孩子打小就不討喜,陰沉沉的,沒半點趙姓子孫的大氣。
因此老天師從不掩飾對趙丹霞的偏愛,趙希摶趙丹坪叔侄二人可以說是命理相剋,雖有至親至近的血緣關係,但雙方見面都沒好臉色。
這趟趙丹坪離京回家,大半原因是為了和兄長商討如何應對朝廷最新幾項政事,帝國版圖改制,道門原本二十四治區必然要尾隨其後作出修改,再者設立僧正一職後,崇玄署極有可能脫離鴻臚寺。
佛道之爭,教義之爭在表,氣運之爭在裡,絲毫馬虎不得,有了僧正,就等於朝廷強行選出官方認可的佛頭,屆時勢必要與道教祖庭的掌教趙丹霞一爭高下。
小半原因是那北涼世子快到龍虎山,加上北涼王徐驍在京城掀起大波瀾,趙丹坪對姓徐的全無好感,未嘗沒有迴天師府藉機懲戒那年輕世子的意圖。
只是沒想到,沒等來北涼世子,卻是先等來了近來在江湖上聲名鵲起的神霄掌教真人葉千秋。
如今江湖瘋傳,這位神霄掌教葉真人是實打實的陸地神仙之境。
此人與北涼世子徐鳳年同遊數日,還在替徐鳳年擋下了殺身之禍,甚至轟殺了皇帝的私生子。
如今,這葉千秋拜山,定然是不懷好意。
此時,只聽得趙希摶道:“趙丹坪,還站著祖師爺的石碑上頭做啥,人家馬上就來了,一會兒你想怎麼看怎麼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趙丹坪冷哼一聲,飄下石碑落地。
飛躍碑頂,本就於禮不合,只是一回來就碰到這葉千秋拜山,有點上頭,才顧不得身份忌諱,現在稍稍冷靜下來,趙丹坪也就不再堅持。
趙希翼雙手插袖,道:“大家對這位葉大真人有多少了解?”
最富仙家氣態的趙丹霞點頭道:“瞭解談不上,此人彷彿突然就從世上冒出來一般,一出世,短短几次出手,展露出的實力一次比一次強橫。”
“襄樊城外,蘆葦蕩一戰,更是輕而易舉的轟殺帶著符甲的趙楷還有那王明寅。”
“江湖傳聞此人已經是陸地神仙之境,我看應該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趙希翼面有戚容:“禍福無門唯人是召,古人警語,不可不察啊。”
“今日這葉千秋上山,還帶了一個吳靈素,來者不善啊。”
“不過,他終究只是一人而已。”
“丹坪,一會兒,你收斂些,別讓人家小覷了咱。”
趙丹坪雖說性格偏激,但道法武功心智才氣俱是當世一流,聽聞父親提醒,立馬靜心凝神,頓時鋒芒斂盡。
天師府傳承一千六百年,多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