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風坐在了亭中,朝著寧道奇問道:“老寧,你和這傅老頭是老相識了,他和你齊名。”
“你覺得他能和我師父過多少招?”
寧道奇臉上泛起頑童般的笑意,道:“傅採林事事都追求完美。”
“這也正是他最大的破綻。”
“奕劍術雖然高明,但是在閣主面前,奕劍術恐怕也弈不出什麼名堂來。”
“最主要的還是看閣主的心情,我猜超不過三十招吧。”
李淳風聽了,又看向一旁的石之軒,道:“老石,你來說說,你覺得這傅老頭能堅持多少招?”
石之軒聞言,儒雅隨和的說道:“依我之見,閣主應該會以劍對劍。”
“劍之相交,高手爭鋒,應該出不了多少招,最可能的是一招定勝負。”
“但閣主行事,一向由著心情來,所以,他可能看傅採林從高麗跑到中土一趟不容易,會多和傅採林過幾招。”
“但三十招是不太可能,十招吧,最多十招。”
石之軒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李淳風摸了摸下巴,不知在琢磨著什麼。
這時,只見傅採林蹙了蹙鼻尖,然後說道:“想不到終南山上還種著茶樹。”
“這股茶的清香,著實讓人陶醉。”
葉千秋笑道:“傅大師的鼻子還真是好使。”
茶樹是李播種的,但他沒有直接種,而是從別的地方移植來的。
至於是什麼地方,那得去問李淳風、寧道奇和石之軒。
這三個人這半年來,時不時會去帝踏峰轉轉。
傅採林道:“我很喜歡這種大自然的清香,因為這種清香會令我聯想到大地對生命最大的恩賜。”
“真人可能想到這恩賜是什麼嗎?”
傅採林說到這裡時,眼眶內靈動如神的一雙眸珠,有如夜空上最明亮的星兒,閃爍著動人的神采。
傅採林也是一個哲理大師。
在大唐世界當中,但凡能走到宗師這一步的,很少有人不參悟哲理。
武學之道,一旦上升到了一定的哲理高度。
便會讓人對於武學的理解更加細緻。
而這種武學一旦到達了某種程度,所展現出來的力量,就已經並非是單純的人體力量。
就好比參悟了自然之道的寧道奇,如果他創出了散手的第九種精義,那定然是藉助著大自然力量的一種武學。
那種武學已然完全超越了一般武學的層次。
而葉千秋……儼然早已經達到了這個層次。
這也就是同樣是大宗師。
為什麼葉千秋面對寧道奇,幾乎可以對寧道奇有著壓倒性的勝利。
因為,當葉千秋和寧道奇對戰之時,寧道奇面對的再非只是葉千秋,而是他代表著背後大自然的力量。
天地之間的種種能量,自然包括雷法,也包括五行之力,這些都是大自然的力量,天地間的規則所化。
當然葉千秋能提取的自然之力會受到時間和他本身凡軀的限制,但已足夠令站在他面前的敵人形神俱滅。
葉千秋掌控的力量,已然絕非是一般人能夠掌控的。
眼前的傅採林,明顯也是一個對於生命之道有著很深研究的人物。
他的言行舉止,無一不透露出他對於生命的理解,他對生命的追求、體會和好奇,讓他看起來不太像是一個塵世中的人。
他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是想看一看葉千秋到底有沒有資格做他的對手。
畢竟,傳聞為虛,眼見為實。
葉千秋笑了笑,沒有回答傅採林的這個問題,而是朝著傅採林說道:“傅大師的這個問題,其實不應該由貧道來答。”
傅採林疑惑道:“哦?那該由誰來答?”
葉千秋道:“自然是由種茶樹的人來答。”
傅採林聞言,微微頷首,道:“那敢問種茶樹的人在何處?可否請他出來一見。”
葉千秋笑了笑,朝著李淳風道:“淳風,你去叫你爹來。”
李淳風一聽,立馬跳了起來,朝著觀裡跑去。
片刻後,李淳風把他爹李播給拉了出來。
李播看著山上又來了兩個人,倒也沒什麼意外。
他看向葉千秋,道:“找我?”
葉千秋笑道:“這位是來自高句麗的傅採林傅大師。”
李播朝著傅採林微微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