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漏何解?
想要回答石之軒這個問題,就得了解石之軒的生平。
漏者煩惱之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謂之有漏。
一切世間之事體,盡為有漏法,離煩惱之出世間事體,盡為無漏法也。
如果僅僅是從佛學的角度來解這個題,著實是很簡單。
石之軒這個人,被人稱作是邪王。
是天下人與魔門中人都非常忌憚的絕頂高手,他曾假扮大隋重臣裴矩潛入隋宮,亦身兼長安高僧大德聖僧之身份。
石之軒使用裴矩的身份出仕為官,為大隋經略西域,在幾年之間連橫合縱,將強大的草原帝國突厥一分為二,改變了自魏晉以來中原的弱勢局面。
在這一階段,石之軒將「不死印法」發揚光大,使其進入到了一種以前並未達到的高度,並且藉此成功的傾覆了大隋。
後來,石之軒遇到「慈航靜齋」碧秀心,兩人一見傾心,生下一女,也是石青璇。
然而,由於石之軒和碧秀心兩人志向與理想的差異,石之軒離開隱居之地,留下「不死印法」的卷宗,碧秀心研讀之後不幸早逝。
因為錯手殺死愛妻導致了石之軒精神分裂,時而為殺人不眨眼的絕代高手,時而為愁懷滿襟的騷人墨客與慈父。
他之所以要留在無漏寺,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拿到楊公寶庫之中的邪帝舍利,想要藉此恢復自己的功力,抹平自己的破綻。
葉千秋的出現,導致梵清惠帶著佛門幾大高僧曾經在幾年前圍攻過石之軒,讓石之軒不得不放棄了大德聖僧的身份,但他還是繼續隱藏在無漏寺,等待著機會。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石之軒和葉千秋有仇。
不過這種仇,可大可小。
全看石之軒在乎不在乎。
石之軒對葉千秋有過小小的試探,他在福聚樓的那一天,就已經明白他並非是葉千秋的對手。
最起碼現在的他,無法和葉千秋一戰。
能將慈航靜齋的尼姑耍的團團轉,石之軒是佩服的。
最起碼,他覺得自己和葉千秋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
如果不是對慈航靜齋無感,何必去捉弄慈航靜齋的尼姑。
石之軒的心中在盤算著一個計劃,他想要和這個神秘莫測,本領高強的天機子合作。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可以聯手覆滅慈航靜齋這所謂的正道魁首。
這也是為什麼他沒有拒絕石青璇帶著葉千秋來見他的緣故。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石之軒在福聚樓偶遇葉千秋之後,讓石之軒的內心之中對於葉千秋更加的重視。
石之軒能感覺得出來,天機子的存在,或許是他成就自我的契機。
或許,沒有邪帝舍利,他也可以更進一步。
石之軒問出這一句無漏何解。
其實還是在證自己的內心,想要補全自己內心的破綻。
就好比那日他在福聚樓中問葉千秋的那幾句話一樣。
都是想要讓自己從目前的這個狀態當中走出來。
很顯然,在石之軒的心裡,他覺得葉千秋能夠幫助他走出心魔,補全破綻。
因為,這是他女兒選擇的人。
石之軒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女兒青璇對天機子有著一種特殊的親近感。
那是作為一個父親也要吃醋的親近感。
但石之軒知曉他這麼多年來,欠自己女兒的太多,所以,種種愧疚之意,便霎時間湧上了心頭。
在這一刻,他好似只是一個父親。
他手中揮動的掃把已經停了下來。
雪花飄絮,還在落下。
這一場雪,似乎並不想停歇。
葉千秋沒有直接回答石之軒的問題。
他來見石之軒,是因為他答應了石青璇。
那一日,在福聚樓見到石之軒之後,葉千秋便已經感覺到了石之軒內心的掙扎。
能把自己搞到精神分裂的人,可見他的內心是有多麼擰巴。
他是一個驕傲且又感情豐富的人,所以,他才會精神分裂。
葉千秋沒有說什麼佛偈,沒有說什麼禪意。
只是和一旁的石青璇說道:“今夜是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鞭炮。”
“你長這麼大,應該還從來沒有做過這件事吧。”
石青璇聞言,微微有些錯愕,她看向葉千秋,然後,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