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城下,三十萬楚軍連成一線,列陣開來,蔓延而去,好似和天地都連線在了一起。
方臘在浙東起事之後,剿滅在浙東勢力龐大的明教,收攏明教四大法王石寶、鄧元覺、厲天閏、龐萬春入麾下,又將明教在浙東的勢力一併合入了楚軍之中。
這近一年來,方臘率軍攻克荊襄,一路向北,軍威正盛。
此時,楚軍連成一片,真當是黑雲壓城城欲摧。
如此肅殺的氣氛之下,只有那馬兒時不時傳出的啼鳴之聲。
三十萬楚軍整齊劃一,卻是無人喧譁半聲。
站在東京城城頭的耶律大石,看到如此精銳的楚軍,亦是忍不住泛起一絲感慨之色。
天下間,有此強軍的,除了大遼,就是昔日的女真。
這十來年,他追隨北院大王耶律明左右,親眼見證了女真人的崛起和覆滅。
那從黑山白水之間走出來的女真人,戰力一度比大遼將士還要勇猛。
不得不說,完顏阿骨打確實是一代雄主。
可惜,他碰到的是大遼的頂梁玉柱北院大王耶律明。
饒是完顏阿骨打有一代雄主的風範,亦是隻能飲恨長白山。
想到這裡,耶律大石再看向那城外的楚軍,卻是升起了熊熊戰意。
當初,在雁門關外時,他就想和這個方臘一較高低。
卻是被北院大王攔下。
如今方臘已經是楚王,控弦三十萬。
比起當年他師父做南院大王之時更要威風三分。
聽聞南朝的漢人都說方臘是真英雄,比起蕭峰這個契丹人來說,要強上百倍。
耶律大石自然是不服氣的。
他為自己的師父鳴不平。
他知道自己的師父是何等的英雄人物。
只不過,大遼朝堂之上,也是權利交錯之地。
師父不喜在朝堂之上與人算計來,算計去,才退隱江湖,不再過問世事。
但在耶律大石眼中,師父蕭峰一直都是天下間少有的英豪。
他心懷大善,為了大遼和趙宋的和平,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可惜……在這天下間,想要獲得長久的安穩,必須要一統天下,才有可能。
所以,耶律大石追隨在北院大王身邊十多年,只為了如今日這般,站在東京的城頭,看那東京繁華。
此時,耶律大石甩了甩腦袋,覺得自己想的有些遠了。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那東京城外剛剛搭建起來的高臺之上。
在這馬上就要兵戎相見的氣氛之下,大王居然和對面軍中的一個道士下起了棋?
這倒是奇了。
……
此時,高臺之上。
葉千秋聽到逍遙子的話,微微一笑,道:“你要做的事,就是扶植一個傀儡,讓唐國的君主成為遼國的兒皇帝,是嗎?”
逍遙子蹙眉道:“何為傀儡?”
“葉先生難道覺得我會暗中操控我大唐的後輩君王?”
“還是葉先生覺得我會讓大遼騎在我大唐的頭上作威作福。”
葉千秋笑了笑,道:“難道不是嗎?”
“你覺得以你現在的身份,你能在短期之內,將遼國併入唐國嗎?”
“你覺得你拋卻了北院大王耶律明的這個身份,你還能將遼國數十萬大軍如臂揮使嗎?”
“遼人認可的是北院大王耶律明,而非逍遙子。”
“縱使你一直以耶律明的身份出現,你覺得遼國的人會一直心甘情願的聽從你的話,對唐國的少主俯首稱臣?”
“還是鍾隱先生覺得你所挑選的那位唐王是個治世的明君,可以在短期之內,配合你做到這一切。”
“據我所知,他可是在汴京城的勾欄里長大的。”
“當然,英雄不問出處,但是,我並不認為李師師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君王。”
葉千秋這一連串的問題,讓逍遙子蹙眉不已。
葉千秋提出的問題的確很尖銳。
說白了,耶律明是耶律明,逍遙子是逍遙子。
遼人認可的是大遼的耶律明,但你敢做出對遼國不利的事,那人心自然也就不在你的身上了。
這就是大勢。
為何葉千秋要守住不能異族人入主中原的底線。
就是因為,他根本不認為逍遙子能將遼國、西夏、吐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