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老爺去世,獨孤家正式交到了獨孤靈笙的手中。
自從獨孤老爺去世之後,獨孤靈笙便很少外出,這五年來一直都是在家中陪伴老母。
這一日,獨孤靈笙正在園中觀看著池塘中的魚兒,思慮著一門游龍劍法。
他這一生忠愛於劍,多年邊關廝殺,讓他對於劍法的運用有了極為深刻的理解。
在他眼中,萬事萬物皆有劍意。
這池塘中的鯉魚戲水,亦是可融於劍法之中。
就在這時,園子外突然闖進來一個八九歲的少年,那少年蹬蹬蹬的跑了進來,朝著獨孤靈笙喊道:“爹爹,爹爹,太師父(太”是“輩分+1”,這個稱呼等於“師祖”)來了,太師父來了。”
獨孤靈笙聽到自家兒子突然跑進來說太師父來了,不禁笑道:“乾兒,你太師父遠在終南山,豈會到咱家來,你又頑皮了。”
這少年,是獨孤靈笙的獨子,獨孤乾。
獨孤乾搖頭道:“不是啊,爹,太師父真的來了……”
獨孤靈笙正要說些什麼。
卻見園子口處,兩道身影悄然出現。
為首的不是師父葉千秋又是誰。
“師父,段師兄,你們……你們怎麼來了……”
獨孤靈笙見狀,一臉的驚訝,當即朝著葉千秋和段延慶大步行去。
“哈哈,難道靈笙你不歡迎為師到你獨孤堡來做客嗎?”
葉千秋爽朗的笑道。
“弟子獨孤靈笙見過師父,見過段師兄。”
獨孤靈笙拜倒在葉千秋身前。
葉千秋將獨孤靈笙扶起,看著眼前這個已經沉穩大氣的中年漢子,不禁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見獨孤靈笙的時候,獨孤靈笙還是一個略顯稚嫩的少年。
如今,他滿臉的風霜,已然是名滿天下的“劍魔”。
還真是韶華易逝,歲月不饒人啊。
獨孤靈笙在劍道上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若論戰陣廝殺,臨陣對敵,機巧應變,獨孤靈笙算是他五個真傳弟子當中最了得的一個。
但是獨孤靈笙也有短板,就是在內功上的修為,遠遠不及林靈素這等專修內功之人。
林靈素和獨孤靈笙歲數相仿,如今卻已經踏入了龍虎相會的宗師之境。
林靈素繼承的是神霄五雷正法,獨孤靈笙走的是劍術專精,二人各有千秋。
獨孤靈笙修煉的內功功法是神霄內功心法之中,最中正平和的一門,喚作《紫霄神功》。
這門內功前期見效慢,但越是到老,功力便越發深厚。
“師父說笑了,徒兒倒是真盼著師父能在獨孤堡住上個三年五載的,可是您老人家也不願意啊。”
獨孤靈笙從旁說道。
葉千秋笑了笑,朝著不遠處的獨孤乾招手,道:“乾兒,過來,讓太師父看看你長高了沒有。”
獨孤靈笙在十年前結婚,妻子不是江湖中人,而是書香門第,富貴人家的獨女,這門親事是獨孤靈笙的老爹給定下的。
獨孤靈笙倒也沒有抗拒,沒有出現什麼一言不合就逃婚的戲碼。
只不過,剛剛結婚的那兩年,獨孤靈笙還時常往邊境跑,時常在江湖上走動,和妻子聚少離多。
不過,二人結婚的第三年,還是生下了孩子,便是這獨孤乾。
獨孤乾五歲的時候,獨孤靈笙曾經帶著妻兒前往終南山拜謁過葉千秋。
所以,獨孤乾能認得葉千秋這個太師父。
獨孤乾倒也不扭捏,走到葉千秋身旁,和葉千秋說道:“太師父,我過幾年就能長的和爹爹一般高大了。”
葉千秋聽了,不禁搖頭失笑。
獨孤靈笙知道師父和師兄突然登門,定然有要事,所以,便讓獨孤乾自己先玩去。
獨孤靈笙請葉千秋和段延慶在園子裡的涼亭中坐下。
“師父,您這次下山是?”
獨孤靈笙看向葉千秋,詢問道。
葉千秋道:“靈笙啊,你在邊關歷練多年,你應當知曉遼國這些年是在韜光養晦。”
“耶律明利用西夏、吐蕃,不停的消耗趙宋國力。”
“如今,遼國後方的大患女真已經被平復,遼國大軍此刻已經到了雁門關了。”
“二十多年前,為師為了中原百姓不受戰火侵襲,取了耶律洪基的性命。”
“如今,遼軍捲土重來,氣勢洶洶。”
“趙宋恐怕堅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