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黃石天書,南公入道(萬更求訂閱!)(5 / 8)

小說:諸天一道 作者:小白紅了

道。

葉千秋笑了笑,道:“先生能到太乙山來,我高興還來不及,怎會見怪。”

一旁的公孫玲瓏拿著手裡的面具扇子掩著半扇臉龐,嬌笑道:“奴家早就聽祖父說過,道家掌門人太玄子乃是當世大賢,今日一見,先生果然是氣度不凡。”

“看先生這等風度,奴家便知,先生是這世上少有的智者呢。”

葉千秋淡淡一笑,道:“不知姑娘的祖父是?”

公孫玲瓏掩嘴笑道:“奴家的祖父,複姓公孫,單名一個龍字。”

“原來是公孫龍,當年我遊歷桑海城之時,曾在小聖賢莊荀子近前,聽聞過公孫龍子的大名。”

“當時,若非我有急事,要先離開桑海,不然定然能與公孫龍子相見。”

葉千秋在一旁睜著眼說著客套話。

他素來對名家詭辯之術沒什麼太多的好感,當年在桑海城,荀子曾經留他,讓他留下觀看荀子和公孫龍的論戰。

但被他拒絕了。

公孫龍作為名家的代表人物,號稱名家第一辯士,其詭辯之法,在天下間都是有名的。

什麼白馬非馬之類的詭辯論題,皆是出自此人之手。

曾經和孔子後人孔穿詭辯,將孔穿給辯的啞口無言,差點沒氣死。

不過,他這一生,唯獨是輸在了荀子的手上。

和荀子論戰幾場,皆以失敗而告終。

荀子還專門整理了一篇《正名》篇,詳細記載了荀子對名家的全面批駁。

讓公孫龍不得不對荀子歎服。

當然,葉千秋並不是對名家之人有偏見,只是對名家的詭辯之術,單純的不喜歡而已。

他的道是堂皇大道,與這種詭辯之道,格格不入。

當然,在道家的先賢之中,也有對名家有頗有研究之人,此人便是莊子。

在名家的經典命題之中,一共有二十一個,又被稱為“二十一事”。

這“二十一事”是由名家四位大師惠施、宋銒、尹文、公孫龍先後提出的二十一個論戰命題,件件與常識背道而馳。

什麼白狗可以是黑狗,什麼一匹黃馬與一頭黑牛是三件事物,什麼狗不是犬,什麼鳥在天上飛,鳥的影子是不動的諸如此類的詭辯命題。

總之就是和常識格格不入,你說東,他非要說西。

自從這“二十一事”出世,便遭到了法儒墨道四大顯學的輕蔑嘲諷,任名家如何尋釁,四家大師卻幾乎是無一例外地不屑與之論戰。

然而,無論顯學大家們如何蔑視名家,名家“二十一事”卻以新穎奇特乃至為常人喜聞樂道的方式,在天下士林與庶民國人中蓬蓬勃勃地成了勢頭。

但凡坊間酒肆聚會,遊學士子們便會不期然選擇一個命題,相互駁論以為樂事。

市井間的人,也會在親朋相聚之時津津樂道的辯駁卵究竟有沒有毛,雞究竟是兩腳還是三腳。

不管結論如何,人們都會快樂的捧腹大笑。

莊子對名家的研究最為深入,他在《天下篇》中破例記載了名家的“二十一事”並做了評判。

天下間有人覺得莊子與名家大師惠施是論學之友,很熟悉惠施,也很讚賞惠施的學問,故而關注名家。

也有人說,莊子淡泊寬容,對天下學問皆無敵意,是故與名家能和而不同。

其實,莊子並不贊同惠施的學說。

用莊子的話說便是,惠施學問廣博,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

在記錄了名家“二十一事”之後,莊子又批駁了追隨名家的辯者。

稱名家的追隨者為“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

但莊子也實事求是的承認,名家的二十一事是天下辯者的一大樂事。

如今在這天下即將一統之時,名家的沒落已經顯而易見。

公孫龍好像已經過世有幾年了。

卻是不知道公孫龍的孫女公孫玲瓏怎麼就和楚南公混跡在了一起,還來到了太乙山。

葉千秋和楚南公、公孫玲瓏又客套了一番。

楚南公終於道明瞭來意。

只聽得他朝著葉千秋悄然說道:“太玄先生身為大秦國師,與大秦國運息息相關。”

“今日,老夫前來太乙山,其實是為了加入道家。”

楚南公這話一出,頓時讓一旁的北冥子都有些發愣。

楚南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