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者都沒什麼區別。”
“無論孰大孰小,都是這池子裡的魚。”
嬴政聞言,心頭豁然開朗。
他笑道:“每次聆聽先生教誨,總是能讓寡人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葉千秋笑道:“王上,聽聞新鄭發生了暴亂。”
“昌平君羋啟已經向王上請旨前去新鄭平亂。”
“不知可有此事?”
嬴政點了點頭,道:“的確有此事。”
“昨日,寡人才批覆了昌平君的奏請。”
葉千秋道:“新鄭暴亂一事,另有蹊蹺。”
“昌平君的心思已經不在秦國了。”
嬴政一聽,臉色有些難看,他悠悠說道:“幸虧先生提醒的早。”
“寡人早有防備。”
葉千秋道:“既然他的心已經不在秦國,那便用他為餌,替大秦再做一件事吧。”
嬴政聞言,眼中一亮,道:“先生有何謀劃?”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將計就計,放他歸楚,借羋啟破楚,事半功倍。”
嬴政沉吟片刻,道:“先生的意思是讓羋啟帶假訊息歸楚。”
葉千秋手中的魚竿又動了,葉千秋一把將魚竿提起,然後笑道:“也不一定要這樣做,更穩妥的是,就是放他歸楚之後,找人取而代之,成為“羋啟”。”
“具體計劃,由李斯去施行最為妥當。”
“李斯是楚人,只有楚人才最清楚楚人的弱點。”
嬴政聽完之後,腦海之中,有很多事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他臉上露出大喜之色,笑道:“寡人得先生相助,猶如周文王得姜太公是也。”
……
夜,昌平君府,大書房之中。
昌平君羋啟正在看著密報。
他身上流淌著的是楚人的血脈,雖然他在秦多年,但自從其父楚考烈王過世之後,他便一直在暗中聯絡六國之人和反秦勢力。
從他繼任秦相以來,他便知道,早晚有一天,秦國的戰車要開向楚國。
身為楚國王族血脈,他豈能看到楚國倒下秦國的鐵蹄之下。
如今,三晉都已經被秦國滅掉。
秦國下一步就會將屠刀揮向楚國,眼下的局面,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局面。
他已經聯絡好了魏國、韓國的舊世族。
此次,流沙統領張良暗中起用流沙的勢力在新鄭發生暴亂,就是他們達成的初步合作。
如今韓國舊世族的殘存私兵已經陸續秘密開進上黨山地聚集,以段氏、俠氏、公厘氏三大部族為主力。
加上流沙統領張良這幾年搜尋的門客與散兵遊勇,共計六萬餘人。
還有昔日魏國信陵君的門人,還有農家的人。
經過各方會商,已經議定了在明年夏忙之後舉事。
張良制定的復國方略是上中下三策:上策仿效代趙,迎回韓王宇在上黨立國,恢復韓國國號。
中策擁立韓國一王族公子為君,相機南下,在楚韓交界處立國。
下策由三大部族公推一人稱王,國號必須為韓,立國之地屆時相機確定。
魏國信陵君舊時門客兩千餘人,偽稱齊人,進入上黨成為“韓軍”主力相助。
當年追隨信陵君擊殺大將晉鄙的朱亥,被張良定為三千敢死之旅的主將,魏國王室透過信陵君門客力量,秘密資助張良二十餘萬金,並許一支“商旅”車隊從魏國敖倉秘密運送糧草北上,繞道舊趙官道從壺關進入上黨。
只要他能前往新鄭,順利平定暴亂,然後再和嬴政奏請前往楚國舊都郢陳安撫舊民。
這事便算成了。
想到這裡,羋啟的臉上泛起了一絲潮紅之色。
他一定會給嬴政一記重拳,要讓野心勃勃的嬴政無法再繼續吞併天下。
……
就在咸陽城中,暗潮洶湧之時。
燕國的都城薊城之中,也在醞釀著一場大風暴。
這是一座幽靜神秘的莊園。
坐落於薊城的東南邊。
莊園之中,有一片碧藍的湖水,一片火紅的胡楊林。
湖水清澈甘甜,歷來是燕國王室釀酒坊所在地,所以,就叫做燕酩池。
如今,釀酒坊已經在莊園裡消失很久了。
這座莊園,如今屬於燕國的太子丹。
此時,在這座莊園之中的書房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