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就地駐紮,自己只帶著蒙毅與一個百人隊徒步登長城去了。
這片山地是渭水源頭,人呼首陽山。
這道長城,是秦惠王時期平定戎狄叛亂後開始修建,秦昭王時期大舉增修,從臨洮到首陽山綿延數百里,成為防守西匈奴越過狄道峽谷的有力屏障。
嬴政徒步登上了垛口,迎著山風遙望起伏無垠的蒼翠山巒,遙望沿山脊而去的老秦長城,思緒一時飄得很遠很遠。
蒙恬曾經上書,提出連線北邊的秦趙燕三國老長城,以為長期防備匈奴的有效根基。
依此方略,擴大連線,將臨洮秦長城推進北上,直至九原秦長城,再連線秦趙燕三國長城,最終直達遼東。
如果這道長城建成,將綿延萬里,成為亙古未聞的萬里要塞。
那時,整個大秦對草原上的種種邊患或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時間一久,匈奴諸胡只或許能與大秦互通商旅,而不能任意興兵。
嬴政想得很專注,若是萬里長城得以建成,再配以直道後援,它無疑將真正成為根除邊患的屏障,效用遠遠大於年年屯集重兵。
“陛下退後!”
就在這時,一旁蒙毅的突然大呼一聲。
嬴政驀然醒悟時,已經不自覺的走進了長城之外的山岩林木,正站在通往首陽山巔的崎嶇小道上。
隨著蒙毅的驚呼,穀風浩蕩的密林巨石中驟然一陣奇特的吼嘯,山鳴谷應間沉雷夾著颶風迎面撲來。
蒙毅與甲士們尚未聚攏,密林山岩上已撲出兩隻斑斕猛虎,一聲吼嘯正面躍起撲來!
嬴政一個激靈一身冷汗,一大步繞到一棵大樹後拔出了長劍。
千鈞一髮之際,山谷間暴起一聲雷吼直與虎嘯爭鳴,吼聲未落,一道身形掠過甲士,驟然撲在皇帝大樹之前。
“陛下退後!”
那人一聲大喝,兩隻斑斕猛虎從岩石上一齊凌空撲下,長嘯中張牙舉爪勢不可擋。
此時蒙毅與眾甲士也已經趕到,在嬴政身前依山勢高低錯落排開,一齊挽弓待發。
倏忽之間,只見那人大吼一聲,兩臂齊伸如蒼鷹展翅,兩隻巨掌叉開五指如碩大的異形鐵鉗,同時迎住了兩隻猛虎的脖頸,驟然之間將兩隻猛虎凌空提起。
兩隻大虎飄飄凌空無可著力,大張的虎口發出一陣怪異的喘嘯。
那人兩臂齊伸,大喝一聲,便見兩隻猛虎好似兩隻斷線的紙鳶,飛入了深深的峽谷之中。
“彩!”滿山的將士看到這一幕,喝彩不止,歡聲雷動。
“道家弟子逍遙子參見陛下!”
逍遙子大步回身,聲如洪鐘震盪。
“好!逍遙先生果然不愧是國師力薦的道家門徒!這份實力比起蓋聶來也不差半分。”
嬴政一陣大笑。
“逍遙多謝陛下誇讚,掌門閉關之前,特意叮囑於我,讓我好生看護陛下安全,這是我的職責。”
逍遙子在一旁謙遜道。
此次始皇帝西巡,他便沒用掩日的身份。
而是以道家弟子的身份在軍中隨行。
道家弟子可以不入朝堂,但一定要在嬴政面前有存在感。
這也是葉千秋曾經叮囑過逍遙子的事情。
逍遙子修的本來就是入世之道。
此番在嬴政面前露臉,也算是他完成一部分掌門交代下來的事情。
“國師之心,朕是知曉的。”
“道家於我大秦,是有功的。”
“逍遙先生,今夜,朕設宴請你喝酒。”
嬴政很高興,逍遙子的回答,讓他很滿意。
他心中想著,國師雖然不在朕身邊,但他終究還是記掛著朕的安危的。
當夜,嬴政皇帝在行營大帳設小宴與逍遙子聚談夜飲,只有蒙毅陪同。
嬴政興致勃勃,聽逍遙子講著一些江湖上的趣事,又饒有興致的問起了逍遙子的家世。
逍遙子在江湖上闖蕩多年,又跟隨葉千秋多年,思維清晰,口齒利落,引得始皇帝不時舒暢大笑,直呼道家是大秦的肱骨。
……
山下的世界精彩紛呈。
山上的日子,依舊平靜。
三年已過,葉千秋識海中的那一百零八枚燙金大字已經融合了八十六枚。
但越往後耗費的時間就將會越久。
葉千秋再度開始孕養道胎,但結果依舊不是喜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