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扼要的說了一些,比如在桑海城小聖賢莊和荀子的會面。
比如在易水河畔與墨家鉅子六指黑俠的徹夜長談。
葉千秋外出遊歷的這一年多的時間,見了不少人。
南下楚國還見到了著名的相劍家風胡子,而且還遇到了農家的一些人。
葉千秋挑了一些人和事與嬴政說了說。
嬴政聽後,倒是對各家之人愈發的感興趣了,感慨道:“如果天下歸一,諸子百家皆能為秦所用,那該多好。”
葉千秋道:“此事怕是難了。”
“不過,倒也不是做不成的事情。”
“諸子百家之學,是華夏文明之中的璀璨一頁。”
“若王上想做千古未有之君,諸子百家之學,便一定要留存下來。”
嬴政聞言,微微頷首道:“先生所言,寡人銘記於心。”
二人相談甚歡,待用了飯之後。
嬴政方才切入正題,朝著葉千秋道:“先生,寡人親政已近兩年,然則,秦國東出之事,還一籌莫展。”
葉千秋笑道:“王上還年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開啟滅國大戰前的準備,自然是越充足越好。”
嬴政道:“不知先生可有滅天下之良策?”
葉千秋看著嬴政,淡淡笑著,半天沒有說話。
他從楚國歸來之後,沒有回太乙山,而是直奔咸陽。
因為,他知道嬴政早已經在咸陽等候他。
嬴政一統天下之志,從來沒有減少過。
親政之後,一統天下之心更是愈發強烈。
葉千秋回到咸陽,便是來給嬴政吃一顆定心丸的。
“王上東出攻伐六國之心,我明白,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秦國這第一箭,對秦國東出剪滅六國,一統天下至關重要。”
“無論是先滅韓、趙亦或者其他諸國,都當以取勢為先。”
嬴政聞言,點頭道:“寡人日思夜想,十分清楚寡人若是出兵滅六國,六國必合縱抗之,此乃敵我之勢。”
葉千秋笑道:“若是能佈下一枚棋子,削弱六國合縱之勢,大秦則勝算大矣。”
嬴政眉眼一挑,道:“先生覺得這棋子該布往何處呢?”
葉千秋站起身來,走到中央大殿之中,這裡有著天下輿圖沙盤。
這是嬴政親政之後,特意讓人在中央大殿之中擺下的,他每日都要在這輿圖沙盤之上鑽研不少時間。
只見葉千秋在輿圖沙盤上指了三處,一邊指著,一邊說道:“攻下了垣、蒲、衍三地,便可斷了趙與韓魏楚三國之交通,絕了六國合縱之脊,為大秦東出,開啟一條通道。”
嬴政見狀,站起身來,一臉興奮道:“先生此言,真是讓寡人撥雲見霧。”
葉千秋微微頷首,繼續說道:“大秦東出,首當其衝乃是三晉之地,趙國與秦國同祖,趙國之兵力,也不弱於秦國,然秦趙世仇,幾經鏖戰,已經是水火不容之勢,關東列國也以趙國為首。”
“趙國乃是秦國東出道路上之強敵。”
“魏國,畢公高之後,李悝著法經革魏政,魏國始強稱霸天下,曾經對秦多有欺壓,孝公起用商鞅變法圖強,方才讓秦國在魏國身上出了這口惡氣。”
“魏,如今小國爾,但魏人雖然國弱,但恨秦之心,卻是一點都不弱。”
“韓國,國力最弱,卻是佔據著九州中央之地,屢遭強魏悍楚所欺壓,秦亦多出兵助之。”
“然,五國合縱,韓必從之。”
“秦若東出,必先取韓趙魏。”
嬴政又問道:“敢問先生,韓趙魏三者之中,首當其衝者,是哪一國?”
葉千秋朝著地圖沙盤之上一指。
嬴政的眼中泛起一道精光。
葉千秋道:“滅國大戰,先去其勢,再滅其志。”
“攻城掠地反倒是最簡單的事情。”
嬴政道:“若是先伐趙國如何?”
“趙國乃是三晉最強,若是拔掉了趙國,那韓魏自然不足為慮。”
葉千秋笑道:“人食牛髀,當先吞其肉,後裂其骨,最後飲其髓。”
“而韓趙魏正是牛髀之肉骨髓,先取其髓固然好,但倘若不先吞其肉,剝其骨,如何能飲其髓。”
“趙國乃是四戰之地,趙人兇悍,北敗匈奴,東侵燕國,南懾韓魏,西戰於秦,長平一戰趙國雖遭重創,然而二十餘年過去,早已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