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雁門關外(1 / 2)

小說:諸天一道 作者:小白紅了

雁門關,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頭關合稱為“外三關”。

此時,大宋撫有中土,於元豐年間之後,分天下為二十三路。

以大梁為都,稱東京開封府,洛陽為西京河南府,宋州為南京,大名府為北京,是為四京。

葉千秋帶著獨孤靈笙出了西京洛陽,一路向北,入了山西,經運城,過臨汾,再過太原,用了不過三日光景,便到了代州。

雁門關在代州之北三十里的雁門險道,屬於河東路。

葉千秋和獨孤靈笙到了代州之時,只見城中已然是聚集了不少乞丐,一看便是丐幫幫眾。

葉千秋也不著急,帶著獨孤靈笙在代州城休息了半日,方才跟著丐幫的人出了代州城,朝著雁門關去。

三十里地對於葉千秋來說不算什麼,但獨孤靈笙功力尚淺,只通曉一些粗淺的拳腳工夫,這幾日連翻趕路,早已讓獨孤靈笙累的快趴下了。

但獨孤靈笙也不叫累,不叫苦。

葉千秋都看在眼裡,這小子有股子韌性,能堅持是好事,習武哪裡能不吃苦。

天賦是一方面,但基本功想要練得紮實,可不是有天賦就行的。

葉千秋還怕這小子做慣了富家少爺,不習慣在江湖上行走,但幾日觀察下來,倒是越發覺得這小子是塊好苗子。

左右這趟出來,是不虧的。

獨孤靈笙還是第一次離家這麼遠,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興奮,看什麼都覺得歡喜。

但連趕了幾日路,早已經把他累的夠嗆,看什麼景都覺得迷迷楞楞的。

好在有掌教師父傳他的吐氣法子,讓他身子不那麼沉重,即便是日行百里,只要晚上修習一晚內功,第二日又是生龍活虎。

昨夜在代州城休息了一碗,還順帶喝了兩大碗羊湯,吃了五六個餅子,可把他給美壞了。

這會兒,看著山路,也覺得渾身是勁。

二人一前一後,上了山,只見東西兩側山岩峭拔,中間有路,又是盤旋崎嶇,著實是讓人心裡多了種厚重感。

這一路上,丐幫人數不少,還有其他江湖人物,盡數都是往雁門關外趕路。

葉千秋和獨孤靈笙避開這些人,倒是無人知曉他們的蹤跡。

不多時,他們已經到了雁門關,一般人想要出關卻是有些難的。

雁門關是大宋北邊重鎮,山西四十餘關,以雁門最為雄固,一出關外數十里,便是遼國地界,是以關上有重兵駐守。

若從關門中過,定要被守關官兵盤查,所以一般人若是不想被官兵盤查,就得從關西的高嶺上繞道而行。

葉千秋不怕官兵盤查,但是卻不想麻煩,尋了一處地勢高的山頭先停了下來,倒是沒跟著那些丐幫幫眾繞路。

葉千秋和獨孤靈笙站在山頭,看著那關外,已經有不少人馬聚集在了一處,更遠處,更是黑壓壓的一片。

好似天空都要被完全遮掩住了一般。

塵土飛起,如烏雲般遮住了半邊天,轟隆隆、轟隆隆的聲音響個不停。

葉千秋負手而立,感覺到迎面傳來一股肅殺之氣。

獨孤靈笙站在葉千秋的身旁,望著那關外,心中不免生出幾分莫名之感。

嗓子眼好似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般。

片刻後,獨孤靈笙朝著葉千秋問道:“師父,雁門關,為什麼叫雁門關呢?”

葉千秋道:“雁兒南遊北歸,難以飛越高峰,須從兩峰之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

獨孤靈笙微微頷首,他自幼喜好舞刀弄棒,不好讀書,所以,這歷史典故知道的很少。

葉千秋放眼望去。

但見繁峙、五臺東聳,寧武諸山西一帶,正陽、石鼓挺於南,其北則為朔州、馬邑,長坡峻阪,茫然無際,寒林漠漠,景象蕭索。

葉千秋不免想起了前世的他,並非上個世界,而是他尚未穿越之時,他其實就是山西人,老家就在這代州一帶。

如今時隔了不知多少春秋,讓他回憶起那個世界的老家來,好似有某種記憶,在他腦海當中緩緩重合在了一起。

有許多東西,終究是印在了心裡,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滄海如何化成桑田,都無法忘卻,無法改變。

“師父,那邊的黑雲是什麼啊……”

“好像有很多人……”

獨孤靈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