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玲瓏往張良附近一坐,滿臉歡喜。
“張良先生,你走的好快哦……”
張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這時,東君也款步而來。
衛莊、蓋聶、范增、項梁等人很快都到了。
葉千秋抬手讓眾人落座。
人還在陸陸續續的往進走著。
端木蓉剛剛坐下不久,便看到了一個枯瘦老者走了進來。
當她看到那枯瘦老者之時,忍不住立馬站了起來,有些失神的說道。
“徐夫子!”
“你還活著?”
枯瘦老者朝著端木蓉微微頷首,上前和葉千秋躬身拱手道:“徐七拜見國師大人。”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找地方坐吧。”
那邊,端木蓉一臉疑惑的看著枯瘦老者。
這枯瘦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墨家統領之一,人稱“劍之尊者”的鑄劍大師徐夫子。
端木蓉很是疑惑。
她一直以為徐夫子是和高漸離那些墨家統領一樣,葬身在了蜃樓。
但,沒想到徐夫子居然還活著。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此時,只見那林外,又有人走了進來。
卻是韓非扶著楚南公到了。
楚南公人還未到,聲音便已經傳了過來。
只聽得他哈哈大笑道:“掌門,今日果真是盛事。”
韓非依舊帶著人皮面具,當張良看到韓非之時,登時有些高興的站起身來。
韓非和楚南公上前和葉千秋見了禮,然後坐在了一旁。
此時,只聽得葉千秋朗聲道:“諸位,我召集大家前來咸陽,前來太玄學宮,只為一件事。”
“那就是成立百家學宮之事。”
“在座的諸位,皆是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
“幾百年來,諸子百家雖各行其道,但追根溯源都繼承了太公絕學,故各學說間亦有相通之處。”
“如今天下一統,民生安定,天下百姓都不希望世上再有戰亂生起。”
“諸子百家爭鳴的輝煌時代已經遠去,但諸位身為各家各派的代表,理當將各家的理念給傳承下去。”
“一個時代結束,自然會開啟另一個時代。”
“我邀大家前來,便是希望諸位能為百家學宮的建立出一份力。”
“發揚各家各派的長處,將各家的優良傳統給弘揚繼承下去。”
“新皇繼位之後,招賢納士,推行仁德新政,諸位都是心懷天下之人,也該為天下生民盡一份力。”
“諸位可在太玄學宮之中出任祭酒一職,教授學子,整理編纂各家典籍。”
“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范增開口道:“太玄先生相邀,我等自然是有興趣的,不然也不會欣然前來咸陽赴約。”
“只是有一件事,範某不太明白。”
葉千秋道:“何事?”
范增道:“新皇素有仁德之名,但不知太玄先生要改太玄學宮為百家學宮,可否經過了新皇的准許?”
葉千秋笑道:“那是自然。”
“二世皇帝,心懷天下,能容常人所不能容,過往的一切,就讓它煙消雲散吧。”
范增聞言,微微頷首,道:“天下思安,若二世皇帝真如太玄先生所言一般,那倒是天下百姓之福。”
葉千秋淡淡一笑,自從扶蘇繼位之後。
扶蘇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的新政開始推行,天下各處的百姓都鬆了一大口氣。
六國遺族想要造反,都沒了口實。
再加上先前葉千秋對六國遺族進行的一系列打擊,著實是嚇壞了一大幫人。
農家勢力大減,農家弟子雖然眾多,但自從桑海一戰再加上勝七帶著三千農家精銳弟子入咸陽造反失敗。
農家便已經是一蹶不振。
雖然還有朱家、劉季這幫人維持著。
但天下已經沒有了造反的土壤。
農家弟子紛紛歸田種地去了。
這也是為什麼范增、項梁他們此次願意前來咸陽的原因。
單單憑藉他們一些楚國舊部的力量,根本難以掀起反秦的風潮。
扶蘇作為大秦帝國的二世皇帝,推行的仁德新政,可謂是把天下百姓的心給穩住了。
經歷了幾百年的戰亂,人心思安吶,只要能安穩的活下去,有誰想提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