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犯錯。”
“有錯,改了便是。”
“機會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聽到葉千秋的這番話,嬴政受到挫折的心房之上,終於有了一絲暖意。
是啊,有錯,改了便是。
嬴政的精氣神漸漸恢復過來。
他看向葉千秋,道:“以先生之見,此次清理帝國頑疾,該在何時下手?”
“先生為何要派王離的百戰穿甲軍前往大澤山?”
葉千秋悠悠說道:“此次,農家在炎帝六賢冢推舉俠魁,王離的百戰穿甲軍去的正是時候。”
嬴政道:“怎麼說?”
葉千秋道:“敲山震虎,打草驚蛇。”
“陛下的時間不多,蜃樓要在一個月之內啟程,想要在一個月之內,讓農墨聯合,會同潛藏暗中的六國貴族一起出手,就必須要有一整套的連環計策。”
“只有一環接著一環,才能讓這些人一步步走到深淵之中。”
“王離的百戰穿甲軍敗落,只是其中一環。”
嬴政道:“先生,王離的百戰穿甲軍必須要敗嗎?難道就不能在大澤山直接將農家叛逆全部誅殺嗎?”
葉千秋道:“大澤山地勢複雜,農家弟子又極為熟悉地形,即便百戰穿甲軍是帝國精銳,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農家叛逆剿滅。”
“這樣只會讓農家之人更加謹慎。”
“正所謂驕兵必敗,只有讓他們勝了,他們才會露出破綻。”
“敗是一定要敗的。”
“但怎麼敗,其中便大有學問。”
“王離終究年少,雖然承繼了他祖父、父親的榮耀,但相比起蒙恬這樣久經沙場的大將來,還差了不少火候。”
“這一次,讓王離去圍剿農家叛逆。”
“就是為了促成農家叛逆和墨家叛逆的儘快聯合。”
嬴政看向葉千秋,目光灼灼的問道:“這些日子以來,朕聽聞先生將帝國內部的危機全部闡述了一遍。”
“朕每每想來,都不覺有些遍體生寒。”
“趙高……趙高……他辜負了朕的心意!”
說到這裡時,嬴政有些失落。
葉千秋看著嬴政,微微一嘆,這些日子以來,他和嬴政交代了不少他目前掌握的叛逆之事。
羅網這個依附在帝國手中多年的兇器,一直被嬴政十分信任的趙高掌握在手中。
但是,這些年來,趙高心中早已經生出了叛心。
就在前些日子,他們來到桑海城之前,扶蘇在海月小築宴請李斯,卻是遭到了刺殺。
而刺殺扶蘇的人,恰恰就是羅網之人,雖然他們極力掩飾,但還是被韓非識別了蛛絲馬跡。
若不是當時韓非在場,一舉識破了假李斯,並當場將其控制,扶蘇可能就要死在海月小築了。
這其中詳情,在嬴政尚未到達桑海之前,韓非便已經將事情的全部經過和他調查得到的全部資訊透過道家的秘密渠道傳到了葉千秋的手中。
而葉千秋也已經將刺殺的原委告訴了嬴政。
自從嬴政親政之後,皇族法度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嬴政廢除了皇后制,實際上也自然而然的廢除了嫡庶制。
這一變化也必然帶來了後宮秩序的變化,最是人際繁雜交錯的後宮沒有了主事的國母,即或是爵位最高的妻子,也無法具有王后皇后那樣的權威。
再加上嬴政一直不立太子,便是默許了他那二十幾個兒子去爭奪大位。
這些事情,在他身體健康活著的時候,他可以將其視作是對未來帝國繼承人能力手段的考驗。
但是,他如今已經是大限將至,沒有幾個月可活了。
扶蘇身為帝國長公子,身上揹負著延續大秦帝國血脈的重任。
但是,趙高和胡亥聯手只會,指使羅網殺手對扶蘇暗下殺手。
這已經觸犯到了嬴政的底線。
但是,趙高畢竟是跟隨了嬴政數十年的近臣,深得嬴政的信任。
雖然,已經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表明刺殺扶蘇的就是羅網暗中培養的刺客殺手。
但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是趙高指使了這一切。
更何況,這其中還關係到和趙高有聯絡的十八皇子胡亥。
嬴政雖然有二十多個兒子,但他只熟悉兩個兒子,一個是長子扶蘇,另一個便是排行第十八的少子胡亥。
胡亥因何得名,嬴政已經記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