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了西。
也因為修煉太過急功近利,走火入魔,他不得不提前退位,傳位給太子,一心去求仙道。
好在,他底子厚實,雖然經過一場劫難,但最終還是化險為夷。
不過,也因為那一次劫難,他的面容迅速變老,再也沒有了永葆青春的可能。
也是在那一次之後,導致他和郭襄之間出了一點小問題。
郭襄一氣之下,前往峨眉山,開創了峨眉派。
當然,那時郭襄對外從不提自己的名姓,自號無心子,江湖上無人知曉她便是大吳國皇后。
大吳國從那時候起,便埋下了滅亡的種子。
開國皇帝一心修仙道,皇后跑到峨眉山去自立門戶。
當然,對外宣稱的是郭皇后因病薨逝。
世人根本不知道峨眉派的創派祖師便是大吳開國太祖葉敬天的皇后。
葉敬天看著眼前的師父,就想到了三百年前,他曾經在千秋宮中和師父學藝的那些日子。
那都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本來許多記憶都已經模糊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師父歸來之後,那些記憶又清楚無比的出現在了他的心頭。
在師父和他相處的那些歲月當中,可以說是他一生當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候。
如今想來,那一段日子,實在是太美好了。
想當年,程姑姑、陸姑姑還未仙逝之時,總是與他提起當年師父是用自己的血救下他的性命。
只要師父在,他便永遠是師父身邊的小徒弟。
師父於他而言,便是如父親一般的存在。
無論是過去多少歲月,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
葉敬天的腦海之中思緒良多,就在他思緒飛舞之時。
坐在他對面的葉千秋卻是渾身泛起了一層薄薄的金光。
這一層薄薄的金光,頓時將葉敬天給拉回了現實當中。
葉敬天感受著來自葉千秋身體之中的那股強大氣勢,好似感覺到天地在傾斜一般。
此時,葉千秋的神魂飄蕩在葉千秋的頭頂。
如果葉敬天可以看到葉千秋的神魂,便會發現,相較於葉千秋身體周圍的那一層金光。
葉千秋神魂周圍的金光,要更加璀璨!
而且神魂狀態之下的葉千秋無悲無喜,好似那觀裡的道祖一般,端坐於一旁,好似亙古不化,千百年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葉千秋的神魂只有一個拳頭大小,就是一個迷你版的葉千秋。
神魂狀態可以自由轉換形態,可大可小。
葉千秋將神魂形態調整至只有拳頭大小,也是為了更容易錘鍊神魂。
這都是他幾十年來,總結出來的小竅門。
修煉是長久不變的事情,葉千秋經常會在日常修行當中,找到一些更快的修行訣竅。
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不多時,神魂狀態之下的小金人葉千秋突然睜開了雙眼,只見那石壁上的二十三副圖刻彷彿有了生命一般,那一個個圖刻之上的圖形從石壁上飛了下來。
而那最後一副石刻上的文字,也胡亂起舞,飄蕩起來。
“俠客行”一詩共二十四句。
只見小金人葉千秋的眼前文字和圖形交錯亂舞,盡數都歸於葉千秋的神魂之中。
片刻之後,只見葉千秋的神魂突然朝著天樞殿外飛去。
神魂無形無質,直接穿過了天樞殿的屋頂。
只聽得葉千秋的神魂威勢大漲,金光閃爍之間,神魂狀態下的葉千秋迎風漲了三丈,好似一個巨人一般,在圓月之下開口,朗聲唸了第一句。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神魂狀態之下的葉千秋,手中出現一柄由神意凝結而成的長劍。
一劍刺出,光華大作。
就在葉千秋念出這第一句之時。
本來在通明殿中宴飲的賓客,直接聽到了這由神魂狀態之下的葉千秋念出的聲音。
本來,按照從前葉千秋神魂的堅韌強度,葉千秋的神魂無論如何出聲,旁人也是聽不到的。
但是,現在神魂出聲,卻是如同天神開口,如同天音!
夜空之下的千秋宮中,所有人都聽到了這一聲充滿了威嚴的俠客行開篇。
起初,通明殿中的賓客,還不在意。
但緊接著,那一句又一句的聲音傳來,如同洪鐘大呂一般,震懾他們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