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長春島上,千秋宮中(萬更求訂閱!)(7 / 9)

小說:諸天一道 作者:小白紅了

“朱元璋一統天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打壓江湖武林,他想要將當時已經名垂天下的武林聖地千秋宮內的武學寶典給收攏至手中。”

“彼時,剛好我練功出了岔子,也無心去和朱元璋對抗,大吳滅國,那是理所應當,徒兒不是一個好皇帝,沒有培養好後代子孫,有愧於師父的教導。”

“後來,蓮花峰的千秋宮,便被朱元璋一把火給燒掉了。”

“其實,當年大吳走向滅亡之際,明教起事,徒兒便已經料到了千秋宮有些樹大招風,嚴重背離了師父您當年創立千秋宮的初衷。”

“這事和徒兒也脫不了干係。”

“徒兒做皇帝做的久了,雖然退位了,但不免有些志得意滿。”

“在徒兒的錯誤領導之下,才將千秋宮推到了江湖盡人皆知的局面。”

“徒兒料到大吳一滅,千秋宮必然要受到牽連。”

“於是,在朱元璋還未建立大明朝之前,徒兒便已經差人在這長春島上,又建下了一座千秋宮。”

“在朱元璋火燒華山之時,徒兒便提前吩咐宮中弟子將宮中的一眾典籍盡數搬移到了這長春島上。”

“其實,那時,徒兒便已經不想在中原露面,再加上朱元璋沒有找到千秋宮中的武學秘典,還在大肆於中土搜刮關於千秋宮之人的蹤跡。”

“於是,從那之後,千秋宮便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在中原江湖活動。”

“後來,朱元璋死了,他孫子朱允炆繼位,千秋宮的勢力才又暗中摸回了中土。”

“再後來,朱允炆被他四叔朱棣給掀下了皇位,朱允炆隱姓埋名逃亡,期間還曾經在千秋宮做客過一段時間。”

“從那之後,千秋宮的勢力方才又重新回到了中土。”

葉千秋微微聽了,微微點頭。

葉敬天在一旁繼續說著,說了很多事情。

葉千秋又問了一些事,比如千秋宮為什麼會三十年一開,邀請江湖中的高手前來赴會。

葉敬天也解釋了原因,因為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覺得武林高手太多,不是一件好事,於是對江湖各門各派進行了打壓,這就導致了江湖上的許多高深武學秘典失傳。

葉敬天不想武林漸漸沒落下去,於是,便想著傳武中土,每隔三十年一開千秋宮,挑選有德的高手來千秋宮,也是為了將一些高深武學傳承下去。

葉千秋聽到葉敬天的這番話,倒是覺得這一點做的挺不錯。

如果千秋宮只是單純的記錄江湖秘史,那隨著時間的流逝,武學秘典的漸漸消失,江湖終將成為過去。

不會再有頂尖的江湖高手出現。

也不會再有像張三丰這樣以武入道的高手現世。

在這一點上,葉千秋是十分贊同葉敬天的做法。

這兩天兩夜,師徒二人聊了很多。

眼看著就到了三天。

也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葉敬天請眾人上長春島,就是想趁著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之際,讓大傢伙一起熱鬧熱鬧。

師徒二人雖然有說不完的話,但眼下島上一眾群豪齊聚。

自然不能怠慢了客人。

於是,到了晚上。

宮中大擺筵席,鐘鼓絲竹之聲大作,到處掛著燈籠,一派喜氣。

只見通明大殿之中燈火通明,大殿之上擺著一百來張桌子。

賓客正絡繹不絕的往殿中行去。

來到這通明殿中赴宴的,基本都是千秋宮從江湖上請來的江湖豪客。

除了這一趟請來十四人之外,還有上次千秋宮開啟,上上次千秋宮開啟請來江湖豪客。

但凡是到了千秋宮的人,基本很少有主動離去的。

千秋宮也不趕客人,任由這些人在千秋宮停留習武。

這也是葉敬天想要將武學推陳出新,推往一個新高度,才想出的笨辦法。

能留在千秋宮的,無一不是人中豪傑,江湖名宿。

他們在千秋宮修行多年,個個武功都是十分之高。

年紀超過一百歲的,就有十來個。

至於其他七八十歲,八九十歲的,就更多了,足足有五十來個人。

通明殿非常之大,雖然擺了許多桌子,但一點也不擠。

近百名千秋宮弟子在其中穿梭來去,引導各路賓客入座。

所有賓客都是一人獨佔一席。

眾賓客坐定後,樂聲便當即停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