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的聲音說道:“你現在處在貧僧的靈海當中,貧僧自然有能力讓施主進入貧僧的靈臺,但貧僧不知道施主身份,自是不可讓施主隨意進入。”
“他媽的!”唐仲大怒之下粗口脫口而出,“你不讓我去我自己想辦法出去!”
“善哉!”唐三藏說道,“那隨施主的意願,貧僧二十餘年才修煉的心防,怎會如此輕易就被告破。貧僧知道了,你定是貧僧的心魔,如此更不能讓你去擾亂貧僧的靈臺了!”
“Fuck!誰是你的心魔!”唐仲大罵一句。
唐三藏不懂英語,聽了似乎想到了什麼,喃喃說道:“法克?是了,只要心存佛法,定可克服心魔,提高修為,貧僧受教了。”
唐仲昏倒無語。
唐仲和唐三藏就這樣認識了,唐仲還是拼了命地想逃出唐三藏的靈海,但每次都是毫無起色,唐三藏也會不時過來和唐仲交流,想要“點化”心魔。唐仲也會藉此機會向唐三藏解釋,勸他放自己出去。兩人誰都無法說服對方,只好僵持著維持原狀。
每日聽得三藏法師宣講佛法,唐仲對自身的狀況也有了不少的瞭解。按照唐三藏學習的理論,人之初生心靈茫茫無依,渾渾噩噩不知身在何方,也就是置身於靈海之中。漸漸的透過各種修習鍛鍊,靈海之中逐漸會開闢出一片清明自在的空間和周圍隔絕開來,這被隔絕的空間就是所謂的靈臺了,擁有靈臺的人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像唐仲這種狀態只能算是一個遊魂。
其實靈臺之中別無他物,也就是本人的三魂六魄,這三魂六魄控制著人身的一切行為。可以看出遊魂和魂魄最大的差別就是有沒有“靈臺”可以居住,基於這個理論,只要遊魂的力量足夠強大,衝進他人的靈臺之中趕走別人的魂魄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他人的靈臺進之不易,因為靈海和靈臺之間有一層被稱為心防的所在,也就是唐仲遇到的那一層薄膜狀的黏性物質,能有力地阻擋外界的入侵。就算進入之後遊魂本身的能力也會大打折扣,要趕走本體的三魂六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也不是沒有機會,特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