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退到揚州那邊,這實在讓岳飛十分惱火,岳飛自認為自己在保家衛國,但沒想到自己的老闆竟然對抗金沒啥興趣,這不得不使得岳飛十分無奈更為鬱悶。
第六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這日子一天天過得,那可真是無聊。岳飛可是受不了這種罪,簡直就在折磨他的精神。而且又聽說趙構這小子有繼續遷都的打算。這還了得?!我岳飛從軍不是為了跟你們東跑西顛的。而是南征北戰的!
話說這個高宗趙構,自打他登基金鑾殿之後,他就沒幹過一件人事。整天在宮裡面待著有意思嗎?但話也不能那麼說,畢竟他是皇帝,作為臣子的這樣說他肯定不行,最多也就是指出他的不足就行了。|Qī…shū…ωǎng|於是乎岳飛當時便給趙構遞上一份摺子,上面破口大罵黃潛善以及汪伯彥。說什麼無意收復疆土,而且還貪生怕死,一邊打一邊跑。讓中原的老百姓十分寒心等等。
總而言之,就是對趙構的懇求。但趙構何許人也?他能幹嗎?俗話說打狗你都要看主人,何況是兩位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忠臣呢!趙構哪裡能同意岳飛的這些“歪理邪說”。汙衊自己身邊所信任的“忠臣”,簡直就是罪大惡極!
何況岳飛這些話說的的確有問題。這一席話直插入趙構要害部位,完全沒給趙構留面子。一下子把趙構的心事戳中了。趙構看到岳飛如此不給你面,也是十分惱火。更何況你岳飛不過是一個七品的武官而已,有什麼可囂張的?你後臺能比老子大?!開玩笑!
這次的大字報,炮打的是黃潛善、汪伯彥兩人。但是這無疑是給趙構難堪,而且是抽了趙構一個大嘴巴。岳飛對於主戰與主和上面是力挺主戰的。當時宗澤、李綱都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岳飛也是力求主戰,不求主和。
但趙構卻並不這麼認為。畢竟在當時宋代,重文抑武的風氣之下,對武人是十分鄙視的,經常叫他們是粗人,你岳飛一個武人還配談什麼國家大事?!或許就是因為趙構對岳飛上書這件事情十分不滿。
而且作為岳飛品級如此低微的武人,在宋代根本就沒有上書的權力。而且是規勸趙構懸崖勒馬,怒斥當時的高品級文臣,這樣做無疑就是找死。但從而也能看出來,岳飛這麼一個愛國青年的氣魄與膽識來。所以這也是岳飛過人之處。敢於作一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情。
換作其他人或許並沒有這等魄力。當初南宋初年的時候也就岳飛這麼一個武將敢於上書糾正皇帝老子的問題。
而黃潛善、汪伯彥這兩個“愛國”的“賢臣”,看到岳飛的上書,差點沒把肺氣出來。竟然如此指責他們倆,當然不成了!於是乎,便以“小臣越職”的罪名,將岳飛革職查辦了。
岳飛此時不僅是被削去官職,而且同時被趕出了軍營。這樣以靠打仗吃飯的岳飛,自然生計也是沒了著落。
這回岳飛因為上書給趙構,結果下場也不咋地,被弄得官兒也沒了,也被趕出了軍營。但此時的岳飛並沒有因這種嚴重的打擊被弄得寒心,反而身負著“盡忠報國”這四個字更加奮發向上。一股勁兒跑去河北的抗金前線,準備投軍抗金!
哼!反正老子這麼一走,你們也找不到我!你們愣不能把我從前線攆走吧?!呵呵!不要我是吧?!那很好!那老子就另投他處!憑你嶽爺爺這身好武功,我就不信別的地方沒人敢要老子?!俗話說得好!自處不留爺,自由留爺處!
第七節。張老闆命好短
岳飛北上抗擊是無可厚非的,雖然那時候他已經被趙構炒魷魚了,但這兵荒馬亂的年經,哪裡還知道你是否被炒魷魚了,能夠有參軍的就不錯了。
於是,岳飛便一路北上來到了北京,注意此地的北京非是如今的首都北京,而是宋朝時候的北京,也就是現在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的大名縣。宋朝的時候又稱作大名府,如果看過水滸傳的應該知道這塊地方,盧俊義就是此地之人。
岳飛來到此地之後便在八月期間投奔張所的招撫司,當時在此地比較牛逼的人一個就是北京留守司杜充,這個人。。。。。算了暫時不講了,怕是影響了情緒,這樣反而不是很好。其次就是張所的河北西路招撫司。當時張所就是負責收復失地的。
說起張所來,筆者認為不失為一個好官,而且也算是一個英雄。因為在筆者看來,張所能夠臨危受命,扛起抗擊金兵的這面大旗已經很不容易了。一個文人有如此的膽識,的確是一位英雄。雖然不能說他身懷絕技吧,但至少有一個熱愛祖國效命疆場的赤膽忠心,這樣對一個文官來說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