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去為不到100個炸死、炸傷的普通民眾報仇,完全是一種不顧大局,腦殼壞掉的表現。
但在公開場合,他們卻只能以讚賞或沉默來表明態度,最過分的表現也就是烏鴉嘴的預測,沙拉越國防軍這次大張旗鼓的軍事行動,很可能不會取得什麼實際性的成果,失敗的機率在5成左右,而這一推斷,也得到了一些軍事學家的認可。
畢竟數百年來,阿普達旺山區的宗教極端分子,在馬來西亞和印尼數不清的大規模聯合軍事圍剿中,生存了下來。
其中不下10次圍剿,兩國出動的政府軍人數超過了20萬人,卻都因為山民中全民皆兵以及地形不變等特殊原因,敗下陣來,由此可見,沙拉越國防軍只怕也很難創造奇蹟。
還是因為沙拉越的年輕蘇丹曾經率領著草草成軍的一個混編師,就神奇的戰勝了沙拉越國舊勢力的30萬聯軍,這才把交戰雙方的勝負機率提升到各佔一半。
對於外界的種種悲觀推測,張龍初根本毫不理會,宣戰後馬上率領著12萬大軍一路緊急行軍,在次日傍晚便抵達了阿普達旺山區與沙拉越國接壤的丘陵地帶。
夕陽西下,映照的數百米外的群山蒙上了一層火紅的光芒。
坐在部隊先鋒位置的一輛越野吉普車的副駕駛位置,望著遠處拔地而起,直衝雲端的山峰,張龍初摸起左手邊的通話器,下達命令道:“好了,急行軍結束,全軍休整1小時,所有團級以上軍官來見我。”
話音落地,駕駛員已經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