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聞言,眉頭一皺,端起茶杯,久久不語。
种師道見得童貫並不言語,開口又道:“太師對於開封京畿的情況比在下要了解一些,而今東京招兵之事,目的也不多說。卻是此番練兵,要想能上陣作戰,街邊那些潑皮無賴怕是難以成器,畢竟鄭智麾下兵馬太過精銳。所以這兵源之事,還請太師指教一二。”
种師道想來是真接下了這番差事,李邦彥尋种師道也只因為這個東京城,能正在知兵事者,也唯此一人了。种師道顯然也知道問題的關鍵所在,兵源才是重點。要想練就精兵,東京城內這些老卒基本是不堪一用的,東京城內這些潑皮無賴顯然也不堪一用。
京畿本就比一般地方富庶,這個時代,離了邊疆,想要良家子當兵,實在太難。种師道心中也有一個基本的打算,便是重新招收好的良家子,重新練一支新的軍隊。如此才算有資格與鄭智對壘。若非如此,便是連資格都沒有。
童貫看得一眼种師道,忽然搖了搖頭,只出一語:“鄭智打哪裡來的?鄭智又是到哪裡去了?”
童貫沒有沒腦的一句話,种師道卻是聽明白了,答道:“太師所言,在下心中清楚非常,這鄭智何許人也,我心中一清二楚。便是因為鄭智如此善戰,這練兵之事才更要著重,不能隨意而為。”
童貫聞言,卻是又沒頭沒腦說的一句:“聽聞鄭智入了草原。”
种師道聽言一愣,這個訊息种師道還真不知曉,疑惑問道:“太師從何處得來的訊息?”
童貫擺擺手說道:“從何處來的訊息你便不需多問,卻是這訊息千真萬確,便再說一言,女真人把草原南邊無數的部落都給了鄭智。你可明白這個道理?”
顯然童貫並不是如表面那般對於許多事情不聞不問,童貫只是不願多談,更不願發表意見。在這東京城中,對於軍情之事,童貫的訊息顯然比許多人更加靈通。何況童貫身邊還有一個吳澤,吳澤離開河北之前,顯然是見過鄭智的,才有那一通救援蔡京的大戲。
至於鄭智與吳澤之間還談論了什麼,想來也只有二人自己知曉。此時看來,吳澤顯然比東京之內的任何人都要訊息靈通。
种師道聞言大驚,脫口問道:“女真人何以願意把草原分給鄭智?此事不合道理啊。”
童貫卻是不多解釋,話語說道這裡,意思已然明顯。若是鄭智有了草原,實力的增長便不需多猜。党項人的例子還歷歷在目,鄭智陣前那些衝鋒陷陣的,有多少是党項人,种師道也一清二楚。
用外族之人作戰,契丹遼國倒是極為擅長。卻是這大宋朝一百多年,只有鄭智獨一號。
“太師,如此便更要多練精兵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女真人若是真把草原分給了鄭智,那麼金國與鄭智之間,必然達成了某種協議。鄭智兵強馬壯,北無後患,便是南下之時,可如何是好啊?”种師道對於戰略的認識駕輕就熟。話語也說得**不離十。只是鄭智並未真與女真大金達成了什麼實質的協議。
鄭智與女真的協議,在於戰略平衡,在於雙方實力的對等。這個戰略上的平衡,既可以牢不可破,也可以瞬息而變。就看雙方實力平衡是否會打破。只要平衡一破,戰事立馬就會開啟。
完顏阿骨打話語之中,也說過女真當披甲百萬,意思再明顯不過。但凡女真人有了足夠的實力,便是與鄭智開戰的時候。
童貫點了點頭,只道:“某也活不得多久了。”
种師道的話語,便是在問策,希望童貫開口指點一二。畢竟种師道是西北人,世代都在西北。童貫是土生土長的開封人。此事不來與童貫商量,那便沒有人可以商量了。
卻是童貫所答,言外之意,死後之事,哪管他洪水滔天。童貫不在大宋與鄭智之間作選擇。也是心若死灰的表現。
种師道聽得懂童貫的話語,卻是心有不甘,還要再做一些努力:“太師,關乎江山社稷之事,豈能坐視不理。鄭智強兵南下,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華夏大地一片火海。太師仁慈在心,豈能容得這般景象?”
“唉。。。種相公,看你步履蹣跚,頭髮花白,想來也活不得幾年時光了,卻是何必呢?你我都老了,朝堂代有人才出,那位李相聰明得緊,不需你我這般行將入木的人操心朝廷社稷之事了。孑然一身之時,自當了無牽掛而去。”童貫長嘆一聲,終於多說了幾句。种師道,也算是故人了。
童貫所言的孑然一身,顯然在說自己。种師道並非孑然一身,了無牽掛。种師道還有心中的忠義,還有一家老小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