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虎穴龍潭 作者:點絳唇

約束不大。

1929年“五·一”節前夕的一天,中央軍事部長楊殷因佈置“五·一”示威遊行事宜,遂與滬中區委書記黃某,相約在麗都劇院碰頭。事前,楊殷指定陳賡作掩護。

那天,陳賡身著短裝、頭戴鴨舌帽,坐在劇院靠近出口的後排望風。當天上演的是卓別林的一部滑稽片,觀眾們不時為卓別林幽默詼諧的表演報以鬨堂大笑。

就在這時,租界的幾名巡捕突然包圍了現場。一名巡捕高聲叫道:

“大家不要驚謊!我們奉上峰命令,在這裡搜查開會的###頭目,請大家協助!”

觀眾立時一片混亂,紛紛退場。巡捕們急了,分頭堵在出口。

情急之下,陳賡靈機一動,主動站出來充當“鱉腳”,幫巡捕獨自看守一個出口。楊殷、黃某趁機從陳賡看守的出口溜走了。

這年(1929年)初夏的一天,陳賡在公共租界西藏路與同鄉王老九邂逅。王老九是他少年時代的朋友。久別多年的朋友相聚,自然驚喜萬分。陳賡遂邀王老九上一品香茶樓,把盞敘談往昔的情誼和各自在上海的情況。陳賡只說自己現在恆泰汽車出租公司謀了份差使。王老九告訴陳賡目前暫住大哥家,無固定職業。

王老九敘談中,無意中向陳賡提到一個人,他說:

“這一向,我因無所事事,有時就隨大哥出去拜會一些老鄉。其中有個叫楊度的,也是我們湘鄉人,挺有名氣的,你認識嗎?”

“楊度?”陳賡約略知道一些這個人的情況,但絕沒想到此人與他竟是同鄉,“是不是那個組織籌安會,推舉袁世凱廢民國立洪憲、棄總統做皇帝的人?”

“正是!正是!”王老九臉上像沾了聖人光似地說,“我隨大哥王正奇到過楊度家四五趟,故而對這位大人物有所瞭解,並知道他的許多軼事。”

“我倒沒想到我們窮鄉僻壤的湘鄉出了這麼個大人物。你快說說他的情況。”陳賡感興趣地請求王老九。

王老九遂把自己知道的情況悉數告訴了陳賡。

楊度,原名承瓚,字�NF168�子。他早年留學日本,結識孫中山先生,但志非道異,口出狂言:“我主君憲,若君憲成功,你支援我;你主共和,若共和成功了,我支援你。”歸國後,他為清政府出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起草報告,出任憲政編查館提調。1907年主編《中國新報》(月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要求清政府召開國會。清帝遜位,他受袁世凱指使參與組織國事共濟會。1914年袁世凱解散國會後,他任參政院參政,竭力鼓吹君主立憲,實行帝制。1915年8月,他聯絡孫毓筠、嚴復、劉師培、胡瑛、劉燮和等人組織籌安會,籌劃恢復帝制,擁戴袁世凱稱帝,被時人諷稱為“洪憲六君子”。袁世凱死後,他被通緝,避居津門租界。待北洋政府以“時事多艱,人才難得”為由釋出大赦令,他才復出。

“五四”運動前夕,孫中山先生避居上海,楊度南下謝罪,表示從此追隨孫中山,傾心革命。

1918年秋,楊度在上海經孫中山介紹認識了李大釗。後回北京,與李大釗過從甚密。1 927年4月李大釗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後,他曾多方營救。李大釗殉難後,他變賣了在京的房產,冒著生命危險賙濟被難者的遺屬。旋即移居上海,潛心佛學,寫過一部研究佛理的著作《虎禪師論佛雜文》。

七、杜月笙的客卿楊度加入中央特…

這時,上海聞人杜月笙聽說楊度為當代通碩大儒,不由萌生了投門生帖的念頭。

楊度之所以接受杜月笙的拜帖,成為杜公館的座上客,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一者是由於經濟上的原因。當初,李大釗被捕後,為籌款營救李大釗,楊度除拿出全部積蓄的幾萬塊大洋外,還將自己在北京的住宅“悅廬”,一座四合院格局的房屋,僅作價四千五百塊大洋賣掉,幾乎全部用在營救李大釗及撫卹烈士遺屬上。他到上海時,孑然一身,只好在白利南路租了一座簡陋的寓所將就住下。迫於生計,最後竟以賣字為生。但他礙於身份和麵子,字幅所開潤格高得嚇人,幾乎無人敢登楊度堂入室買字。結果,一代通碩大儒竟落到了清貧如洗的境地。但即便如此,他還參加了中國革命互濟會的工作。

二者是摯友章士釗的誠邀。章士釗,字行嚴,湖南長沙人,曾擔任北洋政府的司法總長兼###長。因他創辦過《老虎報》,故時人戲稱他為“老虎總長”。後到上海執律師業,名重上海灘。正因此,杜月笙特邀章士釗為其私人律師。章士釗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