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覓骨狐尋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古鏡幽魂記
現在想來,如果那天沒有去舊書市場,如果沒有發現那本“荒村狂客”的靈異筆記,那麼還會有後來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還會改變那麼多人的命運嗎?
也許,人生就是由無數個“或然率”造就的。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下午。在家確實呆得無聊,索性出去走走。走在街上,寒風陣陣襲來,據說今天要下雪,仰頭看著天空,期待著雪花飄舞的那一刻。周圍全是嘈雜的人聲,並且散發著一股不知幾百年前的陳腐味道。我有到舊書市場逛逛的習慣,那些書雖然舊,但儲存得很完好,部分書還很便宜,可謂是經濟又實惠。這天我去了舊書市場,站在市場中間的走道上,兩邊全是收破爛似的舊書攤。告訴你們吧,我一向很喜歡收藏,尤其是線裝的古舊書籍,談不上是收藏投資,純粹只是喜好古物而已,往好裡說也算是“搶救文化遺產”吧。
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的書通常都是線裝的,就是將印刷好的紙張整理整齊,用針鑽孔,然後用線穿起來固定隹,這種方法應該算是比較簡單,樸素的方法,是古人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起來的,盛行在宋,無,明,清朝代。在唐代以前,是用卷軸等方法,後來有發明了蝴蝶裝,漸漸才形成了現在所說的線裝書,一直延續到清末。因為都是有工匠手工完成的,對於喜愛收藏的人來說,他們都喜歡線裝書。藏書愛好古代就盛行,尤其明清季,大收藏家專門建樓閣藏書,線裝書炙手可熱。
雪遲遲沒有落下來,我低頭向旁邊走去,在一個專售清版線裝書的攤位前停了下來。
在厚厚一摞線裝書裡,有一本名為《古鏡幽魂記》的舊書。奇特的書名立刻吸引我開啟了它的扉頁。作者署名是“荒村狂客”,乾隆四十三年杭州孤山書局印行。書的內頁裡還有幾方收藏印,除了書頁有些發黃以外,並沒有破損或者蟲蛀的跡象,封面和封底也比較完整。乾隆四十三年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這本書能儲存成這樣應該還不錯。
攤主開價實在太高,他還真把這書當成古董了,其實就算拍賣也不過幾百塊而已。但這本書確實不錯,不僅儲存完好,更重要的是裡面的文字,我剛翻了幾頁就有了一種特別的感覺。正在為這本書猶豫再三時,一粒溼溼的東西忽然落到了手心裡,又緩緩地融化成水……
——是雪粒!我驚訝地抬起頭,天空中果然下起小雪來了。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趁著一股突如其來的高興勁,爽快地把錢掏給了攤主。帶著這本意外收穫的《古鏡幽魂記》,興奮地趕回了家裡。
回到家時雪已經停了。雖然還是對人民幣有些心疼,但起碼我是這本線裝書的新主人了。我很有耐心地等到晚上,房間裡只開一盞昏黃的小燈,效果頗似古人點的蠟燭。終於,我畢恭畢敬地開啟了這本《古鏡幽魂記》。
原來這是一本筆記體的書,分成幾十篇小文章,說不清是小說還是散文,記載的大多是江浙一帶的奇聞逸事,感覺風格有點像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全書第一篇筆記的名字就叫《古鏡幽魂記》,說的是明朝一個女子冤死後,幽靈留在古鏡中不散,後人在鏡中常可以照見當年女子妖豔的臉龐。這故事讓我倒吸了一口冷氣,更要命的是還有繪像的插圖——
在一間閨房中有面古銅鏡,鏡子前並沒有任何人,鏡中卻照出了一個正在梳頭的女子。
豎排的文言看起來非常費眼神,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看完這第一篇筆記。但已經停不下來了,在幽暗的燈光下,我一篇又一篇地看了下去,完全沉浸在這位“荒村狂客”編織的奇異世界中,直到筆記的最後一篇——《荒村怪談》。
最後一個故事非常奇特,說的是有一個福建書生進京趕考,那年冬天浙東山區下了大雪,官道被罕見的大雪覆蓋,書生不巧走了岔路,來到了海邊一個叫荒村的地方。
此時書生已是飢寒交迫,他闖進了荒村中最大的一所宅子。宅子的主人自稱“荒村狂客”,乃是一位四十餘歲的中年人。主人對書生出乎意料地友善,給他安排了一頓豐盛的菜餚,和一件寬大舒適的房間。
當晚的荒村,大雪紛飛海浪滔天,書生正在老宅子裡與主人談經論道,忽然房門外閃過一個女子的影子。書生驚訝地走到外面,什麼人都沒有。書生隨即回房睡覺去了。
半夜,書生被某種奇怪的聲音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