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寧臉上一如既往的沒有一點回應,輕輕對著衛樵點了點頭。
武清寧畢竟是經歷過戰陣的,北面有匈奴人的二十萬騎兵,南面又有晉王的二十萬精兵,夾在中間的武徒,被切斷了與朝廷的聯絡,後果恐怕有點腦子的人都會明白。
但衛樵卻想著皇帝習B';日的話,不禁有些遲疑,皇帝要如何對付晉王,他手裡可是有二十萬精兵!聽說他已經認命周尚德為前鋒大將軍,待武徒與匈奴人開戰,無暇南顧的時候,發兵金陵!
衛樵想了想便搖頭,這位文正皇帝心思太過詭異,他根本就摸不到一絲頭緒,索性也不再去想,一心養傷,享齊人福。
很快,沒有過一個月,衛樵還沒有去御史臺報道的時候,內閣便傳出傅瀝身體不好,已經不能主事的訊息。
高崎在江南,與司馬長一起鎮守江南,李元芳的告老還鄉的摺子雖被奪情卻也還是老老實實在家休養,鄭裘依1日在閉門思過沒有履職,鄭王倒是在可名望低不足以服眾,傅明正自然就更不行了,數來數去,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內閣第四的常頌常閣老。
論威望,論資歷,他都是理所當然的人選,在皇帝三次任命,常頌兩次推辭,最後勉為其難的成為了主持內閣的代首輔。
隨著常頌成為內閣首輔,當即開始重新增補內閣閣老,方倉趙元奎等人的名字幾乎傳遍了大街小巷。
衛樵,牛一郎等人坐在一處茶樓內,悠閒的看著樓下的人來人往。
劉聰看著下面依舊一臉燦爛的打招呼的人群,忽然嘆氣道“還是這些平頭百姓好啊。”
就在半個月前,匈奴汗王抵達塞外,甚至還與武徒見了一面。這一面之後,大戰已然一觸印發。而晉王得到這個訊息,已經親率大軍與周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