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於,嶽效飛在完成了一切準備工作之後,如期出海了,他的出遊目標當然是那個饞了好久的巴達維亞。
為何是出遊呢,難道不是出征嗎,難道不是借用巴達維亞方面對於華人的態度,進行出征嗎?
當然是出征,但這次的出征不同於江南征戰,也不同於遠征扶桑,和朝鮮事變同樣也是有所區別的。
因為,這是一場商路之戰,一場為了增加了大量人口的“神州自由邦”拓寬生活之路的戰爭。
前邊說過,只進不出對於“神州自由邦”這樣重視工商業的勢力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估計明白商務原理或者企業管理的朋友,甚至當醫生的朋友們都會明白這一點。
從醫學角度來說,只吃不拉那叫“腸梗阻”,嚴重的時候會使人送掉性命,何況一個企業、一個城市。
因此這次商路的開拓是必須的,而且原料及銷路的多樣化,不受或少受某些勢力的制約也是必須的。
作為一個必將為中國開拓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新的走向自強之路的“神州自由邦”不受自己祖國的物資及勢力的制約,以及來自於外部世界的幾乎無限的財富,都完全是一種必須的補充。
只有如此保證才會使神州自由邦的工業及海洋商務為主體的經濟體系,完全運轉起來。而且參預海洋商務競爭也杜絕了,將來“神州自由邦”的法制制度、議會制度、管理模式,由於個人的貪婪再度倒退的可能,說白還是銀子惹得禍。
最終,當開拓商路完成,當神州軍新軍建立完成,當物資的來源與產品的銷售的商路完成,那時就是向全國進軍的開始。當然,現在談及進攻全國還言之過早,大家想想美國在什麼時候,什麼狀態下參加的二戰,就應該明白,物質積累有一個必須的過程。
可是對於巴達維亞商路的開拓,為何會選在炎熱的六月來進行這樣一個動作呢?如果在來年的三四月順著貿易風不是更好嗎?
這是因為六月,是南洋一代的商業淡季,所以才選定這個時間動手的!
否則開槍動炮的把商家都趕跑了,那不就壞了大事!現在暫時屬於荷蘭海軍領地的巴達維亞城是一個貿易的樞紐,因此對於這兒的行動必將以一種奇怪的,參雜著諸多利益的方式進行。
隨船,嶽效飛只帶了一樣貨物,大批的水晶珠串,這些東西是用來做什麼的?保證是一件超爽的事情,想想看當年的英、荷這些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用這些東西換來了什麼,那麼大家一定會猜得到嶽效飛的作法。
嶽效飛的這次打算做的是,與一個國家的地區總督,進行談判及威嚇的兩重手段。為何這樣表達,因為現在與荷蘭還處於即將談判階段,所以想快也快不得。
當然了,現在身上穿著神州軍所謂“禮服”一一緊身短上衣及馬褲的望月綾乃,也成了某種保證!尤其是保證嶽效牛不再倚仗慕容家的秘技,去隨意拈花惹草的必要條件之一。
這次出征嶽效飛帶領了一個龐大的艦隊。而且它的陣容對於小小的巴達維亞來說實在有些過分的豪華,並且豪華的實在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十五艘“火鳳級巡洋艦”是這樣南洋艦隊的主力。它們在睦月素娥的海軍基地內,安裝了更加結實的裝甲板。
當然對付自己的大炮射出的穿甲彈暫時依然沒有更好的辦法,新型裝甲依然在研製之中。但對付老式大炮射擊的炮彈就好了許多,改進的主要辦法是給裝甲外面,加設了彷彿圍棋子一樣的圓形凸起。
這些小東西相當堅硬,當炮彈的彈尖接觸之時,增大了產生跳彈的機率,同時在隨後的衝擊之中,這些堅硬的小傢伙的碎裂也會消耗穿甲彈相當的能量,並使那些更脆的生鐵碎裂。
“列風級驅逐艦”則只跟來五艘,其餘的驅逐艦正在溫州城的船塢當中進行改裝,它們在動力、火力、防護力經過這次改裝之後,都將大大提高。
其餘加上已經自扶桑歸來正在進行動力改裝的一共十三艘驅逐艦,將餘十艘在舟山及中華明月灣之間進行巡邏。
數量增加六十艘的怒潮級分為三撥,其中舟山將駐留三十艘,與十艘驅艦配合進行巡邏任務。
扶桑戰區則在五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的基礎上增加二十艘“怒潮級”護衛艦,另外十艘則賣給開始籌建海軍的朝鮮軍,換回大批黃金及物資,而且為了以示信任,這些護衛艦同樣裝備著神州了才裝備的動力裝置。
值得一說的是,在這次前往南洋之前,軍艦上的編制也進行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