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和尚,候在宮門外求見。
見面之後,又是一場送寶的場景,以此來顯示玄奘是個有德高僧。然後又說玄奘誦的經文是小乘佛法,只能渡己不能渡人。
若想要超渡地府中的眾多冤魂,只能是去西方如來處,求取大乘佛經。在說完了這件事情之後,觀音又現出法身,直接就飛走了。
聽到只有大乘佛法能夠超渡地府冤魂,唐太宗就坐不住了。所謂食君之祿,分君之憂。玄奘就主動提出,他要西行去西方極樂世界求取真經。
唐太宗這一下感動壞了,立刻就和玄奘斬雞頭燒黃紙,結拜為了異xìng兄弟。第二rì,唐太宗就在城外為玄奘擺酒餞行,為他取了一個雅號,三藏。
唐三藏收拾收拾,與化生寺內的眾多和尚告了別,騎著一匹白馬,就向西而去。在大唐境內,還算是不錯,一路有官員接送,過的一些時rì,唐三藏就到了大唐邊境。
到了邊境,就沒有官員接送了,唐三藏只能是帶著兩個隨從,繼續向著西邊走去。
作為一個倒黴催的主角,唐三藏是十分合格的。剛剛出了邊境沒有多久,他就遇到了妖怪了。唐三藏連帶他的兩個隨從,全都被妖怪綁的結結實實的,帶回了洞府。
好巧的是,那個妖怪的兩個朋友來拜訪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然要奉上美食饗客啦!
於是這個妖怪就很豪爽的將唐三藏的兩個隨從宰了,剖腹剜心,將腦袋和心肝給兩個朋友吃了,他自己吃了四肢,軀幹則分給了手下的小妖怪。
唐三藏在那裡就聽到外面傳來響聲,全都是“嘎嘣”“嘎嘣”嚼骨頭的聲音。
正在唐三藏肝膽俱顫,哀嘆自己命苦,惶惶不可終rì的時候,一個老者出現在了他的面前,這老者穿著廣袖長袍,一派仙家風範。
那老者隨手一指,綁著唐三藏的繩子就斷了,然後老者就告訴唐三藏,此處不可久留,快快離開為好。
又告訴他,抓他的那個妖怪,是一個野牛jīng,另外兩個是老虎jīng和熊羆jīng。
將唐三藏救出去之後,老者就乘鶴歸去了,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幾句話,那個意思就是俺是太白金星,前面有你一個徒弟。
做好事不留名,不是太白金星的作風。
太白金星離去之後,唐三**自騎著他的馬就上路了,沒走多遠,唐三藏就又被堵住了,前有猛虎,後有豺狼,左右是毒蛇。
正在唐三藏暗歎xìng命不保的時候,被附近的獵人伯欽救了xìng命,然後伯欽就順便請他回家做客,給了他一頓齋飯。
唐三藏半夜唸了一些經問,就把那個伯欽他爹的亡魂給超渡了,老頭託了個夢,跟全家說了,唐三藏自然又被感謝一帆。
那伯欽將唐三藏送到了兩界山,就要和唐三藏告別,正在這個時候,就有一陣高聲喊叫傳來。
“師父,師父,快來救我!”孫悟空這幾聲喊,用上了體內仙力,聲音滾滾如雷,震的唐三藏和伯欽都有些站不穩。
伯欽有些驚疑不定的說道:“聽這聲音,難道是山底下壓的那個神猴?”
聽到伯欽如此說,唐三藏的心中一動,想起了太白金星留給他的紙條,連忙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山底下怎麼還壓著一個神猴呢?”
“長老,我們所在這座山,原本不叫兩界山,叫做五行山。後來唐王徵西定國的時候,改的這個名字。聽老人說,在五百年前,天上降下來一座大山,將這猴子壓在山下,已經五百年了!”伯欽解釋道。(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戴上金箍
萬松山的野牛大統領此時已經化作了原形,六耳獼猴騎在野牛的身上,停在孫悟空的旁邊,靜靜地等著唐三藏的到來。
在孫悟空喊完了沒一會,唐三藏就牽著一匹馬向這邊走來,後面還有幾個獵戶打扮的人,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唐三藏和伯欽走到近前一看,就有一些錯愕。因為這兩界山下,不僅僅只有一個被壓著的猴子,還有一個騎在野牛上的猴子。
這野牛也是非常的大,身長兩丈,體高丈餘,坐在上面的那個猴子,也是十分的高大,比一般的普通人還要高一些,身高八尺有餘。
這個高大猴子坐在野牛上顯得很沉穩,一點都沒有一般猴子的好動,眼神很平靜,還給人一種很睿智的感覺。若不是他的身上長滿了毛,簡直就是一個人類的智者。
“師父,師父,快救我出去吧!我保你去西天取經!”正在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