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致於近半和尚用來住宿的房舍都是空著的。
中午那場火來得突然,一位前殿的管事和尚擔心傷到客人所以將所有香客請了出去。但等香客離開之後,很快火就被和尚們撲滅了。
遠遠的,普照王寺就已經隱約可見,藍天白雲下,青山碧水間,兩角飛簷露出。顯得普照王寺更加的幽深,這座初建於唐朝唐中宗時期的古禪寺。兩百多年以來,出過不少大德高僧,乃是江淮百姓信佛拜佛之人的必去之處。
進谷不深,也就三四百步距離,就看見了普照王寺雄偉高大的寺廟外門。不是普光谷太淺,而是寺廟佔地太大了的緣故。
此時已經有幾名和尚在寺門前恭候多時,許方義也在其中,十娃和李君浩則看不見。
許方義之前已經做好了安排,給寺廟送上了五百貫的香火錢,在普照王寺以往收到的香火錢中不算多,但也不算少。至少足以讓寺中和尚熱情的將住處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午間素齋。
ps:第二大更送上,苦苦求捧場,求月票,求紅票,求收藏,求訂閱————————
第一百零五章 普照王寺
葉塵之前聽了小墨的描述,推測出儲藏在普照王寺某個地窖中的糧食至少已經超過十萬石,本來還在疑惑那麼多糧食藏在普照王寺,光是運輸、搬運引起的動靜,都應該會被寺中所有和尚察覺到才對。
要知道,普照王寺和尚可不少,至少也要好幾百,所謂人多口雜,在如此情況下囤積糧食的事情又怎麼瞞得了世人?
另外,之前幾名看守糧食的賊人追殺孫家四人時,引起動靜應該也不小,寺廟中的和尚也應該察覺,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按理說會出面阻止才對。可是這些貌似都沒有發生。
“難道寺廟中的數百和尚和囤積糧食的賊人都是一夥,或者全部被書買了?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葉塵看著從寺廟大門走出的幾名迎接自己的和尚,心中越發疑惑。這些和尚分明就跟沒事人一樣。
來迎接葉塵一行的是一名身披黃色袈裟,面容枯瘦,頗有些苦行僧氣質的僧人,看起來地位不低,也不是葉塵最為討厭的那種吃得肥肥的,油光滿面的和尚。
“貧僧照光,見過施主。”枯瘦僧人面無表情雙手合十,向葉塵率先行禮。
葉塵雖然不信佛,但人前說人話,佛前裝佛樣的本事還是有的。
學著枯瘦僧人的樣子,合十雙手見禮道:“我等來到普照王寺禮佛,順便遊覽附近山水,還望貴寺行個方便。”
枯瘦僧人說道:“出家人自然大開方便之門。施主請進。”
枯瘦僧人肅手請葉塵進寺,且陪伴在側,給葉塵講解寺中各處佛像的由來和相應的佛經故事。葉塵一邊敷衍著枯瘦僧人,一邊看了一眼許方義,後者微微點了點頭,葉塵心中鬆了口氣。然後便和枯瘦僧人向寺廟中走去,看似認真的聽著,其實主要是在欣賞寺廟的風光。
普照王寺的山門殿兼作天王殿,正門上額“普照王寺”三字,字型古風流溢。殿內供有一位葉塵不認識的佛祖像,背面為護法韋馱,兩旁分立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大天王。
過了天王殿,只見庭院開闊,古木參天,香菸繚繞。西有百年檜柏,東有百年銀杏,中有銅鼎三尊,從這三座重達千斤,且明顯上了年頭的大鼎可以看出,當年普照王寺頂盛時期是多麼昌盛。
走過一條花崗岩鋪就的通道,就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為唐朝時建築,面闊足有六間,前後迴廊,簷高五重,漏空花脊。屋脊高處嵌有寶鏡,陽面寫“國泰民安”,陰面寫有“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內法相莊嚴,經幢肅穆,法器俱全。正中坐於蓮花高臺之上的釋迦牟尼大佛,被尊稱為“大雄”大佛兩側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葉和阿難,東首坐著藥師佛,西首坐著阿彌陀佛。佛壇背後是“海島觀音”泥塑群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裝修,金光煥彩,法相莊嚴。
枯瘦和尚或許是從葉塵看見佛像時的神色表情看出葉塵非信佛之人,剛開始的熱情頓時蕩然無存,甚至都懶得介紹,很快便找了一個藉口讓葉塵自便,然後帶著幾個小和尚離開了。
葉塵對此自然絲毫不介意,心中有事,也沒有興趣現在便遊覽龐大的寺廟群,示意許方義帶路,七拐八拐的走了半炷香時間,且除了剛開始遇到兩三個和尚,有些人跡活動屋舍之外,後面所看見房屋,都是荒蕪一片,野草叢生,蛛網瀰漫,明顯多年沒有住過人的樣子。這也算多多少少解釋了葉塵之前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