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3 / 4)

小說:大宋王侯 作者:打死也不說

專門下旨讓華夏衛府全力將葉塵尋回。趙光義擔心葉塵出現,阻礙他的大事,便下令讓暗中的行動開始抓緊。

…………

…………

趙普罷相已經有兩個月,趙匡胤漸漸感覺到薛居正、呂餘慶和盧多遜三人的才能遠不如趙普,且三人也並非是什麼潔身自好之輩,或貪財、或貪色、或貪名,並非他心目中的良相之人。

他想找一個博學多才而又清心寡慾的高潔之士前來輔政,就是能經常陪自己談古論今、講史說書也好。

這一日,他招來華夏衛府情報司使許方義進宮,讓其查探天下,尋找一些民間不出世的大儒。

三日後,許方義進宮,在御書房中向趙匡胤說道:“陛下,臣打聽到一人符合陛下所說。”

趙匡胤眼睛一亮,說道:“此人是誰,許卿說說此人情況。”

許方義說道:“啟稟陛下,此人叫王昭素,是開封附近酸棗縣人。王昭素可謂是滿腹經綸的高潔之士。他從小酷愛讀書,志向高遠,博通《九經》,對於《老子》《莊子》《詩經》《易經》尤為精通,其學識之宏富在中原一帶頗為人稱頌,是極為有名的大儒。而且,此人雖然滿腹才學,卻無意於仕途,從不參加科舉考試求功名,只在鄉村中靠教授學生餬口,安貧樂道,逍遙度日。”

趙匡胤聞言,興趣大增,說道:“說說此人都有何事蹟。”

許方義說道:“陛下,王昭素身上有不少趣事,在中原開封一帶廣為流傳。”

“據說此人到街上買東西,從不講究價錢,人家要多少就給多少。因此,縣內人們都相約,凡是王先生來買東西,任何人都不得多要錢,這竟然成了一條不成文的鄉規民約。”

趙匡胤笑了笑說道:“這王昭素倒是一個妙人。”

許方義說道:“陛下,這王昭素身上還有一件事非常有趣。”

“有一天夜裡,一個外地的竊賊來到王昭素家。當時王昭素家中有一些準備蓋房子的椽木堆積在門洞裡,那竊賊是衝著那些椽木來的。當他正撥門準備進入的時候,被王昭素聽見了。他也不作聲,自己把椽木從牆頭全扔了出去,最後說道:‘壯士若急需,儘管拿回去用吧。’那竊賊登時紅了臉,掉頭而去。第二天早上一看,那些椽木一塊不少地堆在牆外。”

趙匡胤聞言,眸中精光閃動,略一沉思之後,說道:“王昭素舉止處事異於常人,必有過人之處,朕一定要見見他。”

趙匡胤做事雷厲風行,當下便派人帶著他的親筆詔書,去請王昭素進宮。

酸棗縣就在開封境內,距離開封城不遠,兩個時辰之後,王昭素便被請至朝廷,趙匡胤在崇政殿召見了他,並讓人叫來宰相薛居正、呂餘慶和盧多遜等也都參加召見。

王昭素已經七十三歲了,兩鬢如雪,卻精神矍鑠,行動敏捷,耳不聾眼不花,談吐清楚流暢,就像五十多歲的人一般,趙匡胤大感訝異。

為王昭素賜座之後,趙匡胤問道:“老先生緣何不求仕進,以致我君臣相見太晚?”

王昭素淡然答道:“草民草野蠢愚,無以裨聖化。閒雲野鶴之性,只宜蟄居鄉里。”

王昭素從頭侃侃而談,剖切入微,解說恰當,一段一段款款道來,如歷數家珍一般,趙匡胤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聽到關鍵時候,竟興奮得兩眼放光。接下來,趙匡胤又向他詢問鄉間的事情,今年年景如何,百姓們生活得怎麼樣,賦稅徭役是否太重,府官吏有無侵漁掠奪行為,等等。王昭素既不粉飾,也不隱瞞,一五一十如實相告。

趙匡胤越聽越高興,當即便傳旨,封王昭素為國子博士。

但是王昭素卻推說自己年事已高,無論如何不肯受命,堅持要返回故里,終老鄉村。趙匡胤拗不過他,只好放他回去,並賜錢二十萬貫,另送給他一些茶葉、藥品之類物品。王昭素收下了茶葉、藥品,對二十萬貫卻堅辭不受。

臨行時,趙匡胤又問他治國養身之術,王昭素躬身答道:“皇上虛懷若谷,草民今日算領略了聖上的風采了。既蒙垂問,只有獻拙了。以小人之見,‘治民莫若愛民,養 身莫若寡慾’。此外,陛下不應該一直待在宮中,有時出宮視察民間,才不會被奸臣所矇蔽,更能真實的瞭解百姓之苦,朝政弊病。”

趙匡胤及眾大臣們無不點頭讚許。趙匡胤十分看重‘治民莫若愛民,養身莫若寡慾’這兩句話,他以自己君臨天下十幾年的切身體會,深深地領悟到這兩句話的含意。他知道,作為一國之君,想大嘉天下,確乎需要愛民寡慾。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