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個大的集市,近二十萬牧民東來,他們累積下來的皮毛要交易,多餘的牲口要發賣,而他們又需要各式各樣的日常必須品,各地的商人們聞風而動,趕到此地交易,或買或賣,總之是各得其所,洮州倒也因此抽取了不少的商稅。
面對吐蕃各個部落二十萬人遷徙移來洮州後,洮州的情況必然會非常複雜的情況。張泊帶人調查、研究出了一套治理洮州的計劃。
正如張泊剛給葉塵的彙報奏摺中提到:洮州想要大治,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第一年是求穩定。草原一族背井離鄉東來,又被迫放棄他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心中肯定多多少有些怨氣,習俗不同,習性不同,他們與本地原住民肯定存在摩擦,第一年中,張泊只能保證洮州不出亂子。
而在第一年的基礎之上,張泊的工作重心是要讓漢人百姓與吐蕃人互相認同,交相融會,比如成立農業互助組,牧業互助組,陛下,草原善牧,我族善農,正好互補。
三更送上,這一個月如今已經更了十一天,其中有八天都是三更,大家不以捧場和月票的方式鼓勵一下,真的很打擊我的熱情啊——————
第一千零八章 自治區
(非常感謝‘he嚴濤’、‘書友38082270’、‘星羽中’、‘風沐春江’、‘wars'、‘xmz123456’、‘媻羽’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援。)
這其中有些工作其實在第一年便已經展開,不過效果卻是在第二年,甚至是第三年之後才能夠體現出來。張泊會在洮州逐步推行祥符國各種政策,比如開辦學堂,讓吐蕃族和祥符國原本百姓的子弟一齊入學,數年之後,他們就有了同窗之誼,有了這樣一些相應的措施,吐蕃族和祥符國原本百姓之間,將會慢慢地互相認同,直至互相之間的敵意全部消失。
而第三年之後,便是大治。本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張泊也有了一系列的構想。最終會在洮州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商業不斷外拓的良好局面。
吐蕃人來了之後,出售最多的是各種牛羊的毛皮,有些還是硝好的熟皮,而這些吐蕃牧民硝好的皮子比漢人做得要好得多,但價錢卻便宜得很,張泊打算將這個行業組織起來,統一收集,統一發賣,這樣一來就能將價格提起來,洮州別的沒有,這些牲口皮毛可是著實不少,按照張泊的謀劃洮州將會成為祥符國最大的皮草交易中心。張泊牢牢記著葉塵說過一句話——任何一個行業,只要形成壟斷,那便是滾滾財源,想不發財都難。
此外,洮州自然條件也是極好的,這裡的土地肥活沃,稍加開墾,便是上好的熟地,洮州河又讓這裡不缺水源,只要沒有大的天災,張泊很有信心洮州在他的治理下,在三年之後,會真正出現大治,變得繁榮起來。
葉塵在夏京看了張泊的奏摺之後,當著文武百官感慨:“讓張泊去洮州,還真是朕沒有看錯人,壟斷就是財富,不錯,洮州只要壟斷這一行業,必然會迅速崛起。張泊在安置這些吐蕃牧民的同時,便已替他們想到了日後的生計。不錯,很不錯,爾等在這一方面理當向張泊學習。”
葉塵看了張泊的奏摺之後,可以想象得到,在多年以後,洮州皮草店面必然會如雨後春筍,原先的牧民們棄牧經商,就算仍然保持著遊牧習性的部分吐蕃人也將更多地依靠洮州來獲取財富,他們越富有,對祥符國的依附性就會越大,當一個人不需要依靠蠻力就能獲取大量財富的時候,誰願意拿刀拿槍,冒著性命危險去搶去殺呢!
葉塵沉思之後,突然說出了一席讓韓熙載、賈憲、徐鉉、李君浩等人大吃一驚的話來。
“我們祥符國原本的大部分百姓與吐蕃人之間,生活習性不同,處理事情的模式也不一樣,洮州、清河州、涼州初期,不能只是簡單地套用我祥符國現在已有的法規定製,而應當因時因地,靈活處理,在不知不覺之間讓他們慢慢地接受祥符國法規。朕打算讓這三州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一些適宜的法規,不必拘於祥符國現有的一些法規。”
韓熙載、李君浩等幾乎所有文武官員有些吃驚地看著皇帝陛下,在他們看來,法規的體系應當一脈貫之,即便洮州、清河州和涼州吐蕃人居多,也不應有所例外。但不等他們三人出言反對。葉塵繼續石破天驚的說道:“朕準備給洮州、清河州和涼州特殊的地位,除了在軍事上不變之外,其它的諸如民生,法規,商業等等,當由這三州官府自行決定,朝廷不會任加干涉。朕將這稱之為自治!”
“這,這怎麼可以?”韓熙載有些慌了,“陛下,這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