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3 / 4)

小說:龍起明末 作者:剷除不公

太長時間,遼東的事情剛剛過去一年多,他可不想再讓人抄了老窩,所以在年前退出了大明

而洪承疇大軍在回援京師之後,他們也只能跟在皇太極的身後,驅趕著他們離開大明,至於普通百姓遭殃,他們可管不著

就這樣,北直隸,河北,山東等地的百姓再次受到了一場災難,讓剛剛因為糧食充足而能夠生活的好一點的百姓,陷入了深重的災難當中

!#

520章心中發冷的孫傳庭

全文字無廣告五百二十章心中發冷的孫傳庭(第三更)

孫傳庭心中真的是充滿了陰霾,大明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亂已經讓他夠憂慮的了,但是這還不能讓他這種心懷天下的人太過頹然,他相信憑藉著大明自身,就能夠將這些叛亂給徹底的平定。【閱】(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都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成了喪家之犬的皇太極竟然還敢入關劫掠,而大明數十萬大軍竟然拿他毫無辦法。

而且還因此而使得本已如油盡之燈的農民軍突然間如遇乾柴一般轟然如沖天大火。

為了抵禦這近百萬的農民軍,他在安徽是使盡了渾身解數,才將將將其擋在安徽之外,保住大明的龍興之地不被打擾。

但是這是長久之計嗎?以後在自己這些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農民軍給鎮壓了下去,皇太極或是其他什麼人再來一次入關劫掠,這讓大明怎麼受得了。

但是這都不是孫傳庭最為擔心的,孫傳庭最擔心的是中華帝國。

“這些是真的?”

看著手上的情報,孫傳庭的心如掉入冰窟窿裡一般,徹底的冷了。

“這是屬下前往福建,廣東兩省的親眼所見!”

那名躬身立在一旁的文士,用低沉的聲音說道。

“難道那三省之地的百姓都忘了,他們是大明的子民了嗎?一點點蠅頭小利,便將他們的心都給收買了!”

孫傳庭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大聲的吼了起來。

旁邊的那位文士聽到孫傳庭這麼說,詫異的抬起了頭。

他不明白孫傳庭為何會這麼說。蠅頭小利?西北的農民可以為幾頓飽飯而加入農民軍反叛,那東南三省的百姓為何不能為衣食無憂,同時受到整個中華帝國的保護而拋棄大明帝國?

“你為何如此看我,天下為大明之天下,三省之民本位大明之民,就應當如伯夷,叔齊一般不食中華帝國一粒糧食。但是這些悖恩之徒,不僅沒有站起來為大明盡忠,反而因侍賊而榮。”

如果是孫傳庭,很多人都會相信他能做到他說的這些,死也不投降中華帝國,因為他是大明的得利階層。但是他憑什麼要求那些深受大明迫害幾百年的普通百姓也為大明而死。

不說中華帝國同樣是華夏文明的政權,就是大明數百年來不將普通百姓放在心上,到了後期更是不將其當做是國民看的這種態度,就沒有多少人為大明而陪葬。

現在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那就是不要計較社會(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而是要看你為社會(國家)做了什麼。

這是一句勉勵人為社會(國家)做出貢獻的話,但是如果這個社會(國家)已經到了徹底的無視那些普通人尊嚴和利益的時候,那麼就不再有人贊同這句話了。

所以應該這麼說,只有社會(國家)維護了個人,那麼個人才會真心實意的去為社會(國家)做些什麼。

而大明,就是那個不再維護百姓的政權,他自然而然的會被百姓所拋棄。

但是孫傳庭看不到這一點,雖然他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立場使得他完全的忽視了百姓的真實想法,這才使得他有這樣的咆哮。

中華帝國長達一年多的沉寂讓孫傳庭心中的不安是越來越強,歷史上從來都沒有強勢的一方會沉寂這麼長時間不對中原採取軍事行動,沒有一個。

從古至今,幾乎每一年都有一個勢力因為各種理由進犯中原,而那些什麼打草谷之類的小規模的騷擾是數不勝數。

但是中華帝國不要說是軍事行動了,就是部分大明軍官率眾主動撩撥中華帝國的駐軍,對方也只是遠遠的鳴槍將其嚇跑,連一個人都沒殺死過。

這正常嗎?如果誰敢說這正常的話,孫傳庭能衝過去把他的腦袋給割了當夜壺,因為他的腦袋已經徹底的失去了作用,只能將就著來當夜壺了。

沉寂的中華帝國,讓所有有見地的大明官員心中發毛。所以孫傳庭派人潛入三省之地去探查那裡的情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