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拿著棒槌當針”的,指的言行不經大腦的事兒。本想輕輕點撥一下的,結果卻適得其反。但是若把這話挑明瞭,嘰嘰嘀嘀地提醒她:“咱們這單位不好弄啊!各守一攤,佔山為王,你要多加小心,不明白的情況不要亂插手。”這話倒是不容易產生歧解了,可這也不是領導者的作派呀!再說既當了領導,那半含半露的官腔肯定已打得習慣了,話不落實處,就不落把柄,裡裡外外都是君子。長久看起來,肯定還是利多弊少的,這等功夫可不能丟得荒生了。
官腔打得純熟之後,儘可以活學活用,隨意發揮。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關於莊子的故事,這故事既不虛空又不玄幻,要多現實有多現實。有一次,莊子向監河侯借貸,監河侯敷衍他,說道:“好!再過一段時間,等我去收租,收齊了,就借你三百兩金子。”
監河侯不說不借,也不說馬上就借,而是說過一段收租後再借。這話含有多層意思:一是目前沒有,現在不能借;二是我也不富有;三是過一段時間不是確指,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