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吐谷渾扣邊(1 / 2)

小說:悍唐 作者:川南劍君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轉眼間就已經是冬去春來,劉偉的訓練營也在崗什卡雪峰建成,屬下計程車兵們也已經在這裡開始了訓練。最開始上去的那一批人負責建造營地,但是大多數全都在上到這座海拔高度超過五千米的雪峰的山腰的時候就出現了劇烈的高原反應。

這個時候沒有相應的藥物,這些人只能依靠自身的身體素質硬撐。所以最開始尤為艱難,甚至好多人情況非常嚴重,上吐下瀉差點死在上面。但是這一次劉偉沒有體恤他們,因為這是不休要適應的一個階段。只要熬過這一個階段,他們對高原氣候有了適應,那麼今後就不會在這般嚴重。

這是今後反攻吐谷渾和吐蕃的最關鍵的一步,要是這一步跨不過去,那麼就絕對無法完後後面的訓練。所以這些人雖然在最嚴重的時候被允許下降一點高度,但是在恢復過來之後就再一次往上攀登。這種用人命去填一樣的訓練方法,讓這一支接近四千人的軍隊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全都苦不堪言。

雖然很累,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鄯州的地方上對劉偉的支援可以說是完全敞開了供應。劉偉來到鄯州這段時間也不是隻顧著練兵,作為太守對於這些地方派系在吐谷渾的事情上的那些貓膩也是有了很深的瞭解。他直截了當的和這些人攤了牌,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再追究,但是誰要是敢在他的後面拖後腿那麼鄯州這些地方的軍隊將會把他們驅逐出去。

讓他們這些原本被保護的最好的高人一等,變成當初他們捨棄掉的那些百姓一樣的下場。這一點劉偉說得出做得到,所以這些人全然不敢忤逆了劉偉的意願。全都乖乖的把自家的幾寸的物資提供了出來,在刀槍面前他們沒得選擇。而且小辮子在劉偉的手中捏著,他們想上奏摺參他一本都沒有這個膽量。

訓練的事情有條不遜,最開始不適應的人現在也已經漸漸地適應了高原環境,漸漸地恢復了過來,每天這些人都和山下的時候一樣做著相同的事情,早上出操,穿著鎧甲進行山林之間的穿梭訓練,這是訓練體能。也有在高山上進行騎射練習,不僅僅是人會有高原反應,戰馬也是一樣。

就這樣一切有條不絮的進行下去,漸漸地就到了秋天,訓練營已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貞觀五年的深秋,中原大地上迎來了進入貞觀年間以後的第一次無災無難的一場豐收。舉國歡慶,因為這一年不僅僅是關中地區的小麥豐收了,在兩廣,兩湖等地區,水稻的種植更是讓大唐徹底的有了底氣說是豐收了,在兩湖地區一年兩熟,兩廣地區一年三熟,這兩個地方的糧食產量比起過去提高了兩倍以上,因為水稻比起小麥的種植更加的規範,精細化的耕作換來了更高的產量。

這種種植方式推廣過來之後,讓劉偉在農學上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管是耕作方式之中的施肥,還有深耕細作的觀念,還是新的農具的製造與運用都有劉偉的印記。馮盎更是想要寫封信給劉偉進行一番感謝,因為他的名頭首次在嶺南地區超過了他的祖母冼夫人。水稻的引進成為了他最大的功勞。

甚至比起當初三箭定百越更加讓馮盎感到驕傲,因為三箭定百越最多讓他在大唐的歷史上面留下一筆,可是這水稻在他的推廣下成為大唐欽定的新的五穀之一,然後全天下的百姓只要還在種植水稻他就會被人記住,這種千古流芳的事情馮盎豈能不樂。

當今年天下大熟的訊息傳來的時候,吐谷渾也開始了例行公事一樣的下山打草谷,這個遙遠遊牧民族每一年都缺少糧食,因為他們不僅僅要養活自己還要向吐蕃進行納貢。畢竟都是生存在高原上的民族,彼此之間爭搶生存空間,吐谷渾可是遠遠比不上吐蕃的強大。單單看各自的子民數量就知道。

吐谷渾只有人口十餘萬人,而吐蕃有著超過四十萬人,雙方的人口和可戰鬥的戰士的比例相當,那麼吐蕃就比起吐谷渾兵力多處四倍。這種差距讓吐谷渾不得不朝吐蕃低頭,每一年將自己種植出來的青稞上繳一部分給這個強大的高原民族。而他們不夠吃了怎麼辦?下山搶劫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因為大唐的軍隊在他們的眼中是無法登上高原的。

所以,貞觀五年的十月份,一股吐谷渾的騎兵直接從高原上衝了下來,然後朝著鄯州這裡襲擊而來。段志玄的軍隊駐紮在鄯州東面廓州,此時鄯州就只有劉偉的三千多人的軍隊在駐守。這個地方地廣人稀,其實絕大多數的百姓都聚居在鄯州城附近,像是劉偉練兵的門源這一個地方就只有一個小鎮子,這也是吐谷渾以往最好打劫的目標。

但是這一次他們朝著門源而來的時候,卻陷入了一次徹底的苦戰。因為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