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最不值錢也是最值錢的東西,這句話非常的矛盾,因為每一個人都能夠非常奢侈的揮霍這玩意兒,但是卻沒有扔能夠用金錢或者權利讓時間多給自己一點點。
就像劉偉這大半年的時間就這樣直接耗費在了農田裡面一樣,只不過是轉眼之間,劉偉就在嶺南這一片地方呆了大半年了,這種植的占城稻也已經收穫了;兩茬,除了最初當做稀罕物件給李二送了一些到長安之外,其餘的馮盎和劉偉兩人全都給儲備起來了。
當然嶺南種植這種新作物的百姓也弄了不少在自家囤著,這種新式的種植方式有別於他們之前的那種粗放式的種植方法,而且收穫的莊稼也更多。雖然耗耗費的精力更多,但是隻要收成好,這些百姓全都可以接受。而且這些百姓對於大米飯也是非常的喜歡,白白的大米飯和白麵饅頭一個色兒。
只不過現在都還不能讓這些百姓全都吃大米飯,這些糧食全都被囤積起來,然後等到劉偉忽悠馮盎的那個關鍵時刻拿出來,讓整個大唐所有人全都記住這種新的糧食,從而直接改寫現在的五穀所屬。
五穀指麻、黍、稷、麥、菽。這五種最開始就在中原地區一直千百年來種植的農作物。而水稻這東西傳入中原時間已經到了北宋時期了,而且歷史上急躁最早傳進中國的時間是在唐朝晚期。
但是這一次劉偉準備更改這五穀之屬,因為在原本的五穀之中產量能夠和水稻相比的就只有麥。其餘四種賤賤的都只是淪為了粗糧並不能佔據餐桌上的主食的地位了。
當然要更改五穀排位,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原大地上能夠流傳千古的五穀雜糧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撼動的。最主要的就是水稻這東西現在根本就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究竟是怎樣的一種農作物。
當然劉偉這樣做其實最開始並不是為了這個名聲,他只是希望兩廣這片適合種植水稻的地區能夠種植足夠多的糧食,然後在明年蝗災氾濫的時候,能夠救助更多的百姓,因為水稻的一年兩道三熟的特效能夠獲得更多的糧食。、
而馮盎怎麼可能讓這麼多的糧食全都囤積起來?他又不是為了造反,怎麼可能留下這麼一個大把柄?這樣的訊息要是洩露出去,傳到長安城李二的耳中,那麼他馮盎就算是黃泥掉進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所以在最初他是不願意幫助劉偉進行這樣的囤積糧食的,可是劉偉丟擲了一個讓他無法拒絕的誘餌,那就是名聲,作為嶺南這一片地方的無冕之王,馮盎看起來表面風光,可是實際上他也是這一片土地上最有權力的人,哪怕李二的命令在這裡都不好使。
可是這樣的一個人卻並不是所有人想象之中那麼滿足,甚至可以說在馮盎身上的壓力比起其餘的人要大的多了去了,他的壓力來自於這一片土地,來自於最能讓他驕傲的姓氏——馮氏。
因為他是馮氏一族現在的族長,是冼夫人的孫子,揹負著嶺南聖母冼夫人的遺志,所以他這大半生獲得是戰戰兢兢,沒到需要站隊的時候,他都是將自己放到火上去烤。
但是他的努力雖然獲得了莫大的成效,現在是大唐上柱國,耿國公。但是他卻並沒有寶拖拉一個陰影:他的祖母大人。這位被稱之為古往今來中華巾幗英雄第一人的偉大女性。
甚至現在馮盎已經年過半百,但是在面見一些所謂的德高望重的人的時候,對方重視的往往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祖母,而是那一個把嶺南這一片土地打上馮家的標籤的傳奇女子。他保全了整個大唐的國土完整,可是上一次去長安給李二道賀,恭賀他登基的時候,李二談得最多的還是他的祖母。
這才是馮盎內心深處最深的傷,他愛他的祖母,尊敬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可是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顯赫甚至已經被神話的祖母,才讓他變成現在這樣!
三箭定百越,說起來光彩,勇武過人。但是卻少有人提及,甚至那些百越頭人在最後投誠的時候,也是高舉著給冼夫人面子的招牌。馮盎自己的努力全都被這個他最尊敬的祖母大人的名聲壓了下去。
這讓他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感覺自己的渺小。而這一次劉偉給他說的事情,讓他看到哦啊了一線曙光,那是可以讓他從自己的祖母的光環之中超脫出來的那一道曙光,雖然只是淡淡的一線,但是卻也是他認為可以使自己擺脫那一個陰影的手段。
將水稻推廣開來,大力的發展農桑,然後在大唐出現大災害的時候,將這些東西交與朝廷用來賑災,不僅僅解決了李二的燃眉之急,也推進了這種新的糧食作物,讓全天下少了無數餓死之人,這一個名聲,這一個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