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
但要說楚桓元有動搖楚慕元地位的本事,那是誇大其詞,就憑他和楚昂帶兵抵抗西秦,奪下三座城池,還有沈去西秦一趟,讓西秦和東齊結盟瓦解,這功勞,就沒人比的過。
況且,恆王謀反,崇祖侯是從犯,顧側妃是崇祖侯胞妹,誅九族的大罪,即便她是煊親王側妃,也會受到牽連。
但是,有些事,沈想不到,楚慕元也沒有料到。
恆王謀反失敗,竟然是崇祖侯導致的。
兵臨皇宮,離謀反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崇祖侯的劍擱在了恆王頸脖子上。
恆王束手就擒,被穿了琵琶骨,下了刑部大牢。
就算恆王能逃獄,也是廢人一個。
他謀反,皇上對他沒有半點心慈手軟。
因為崇祖侯立功,皇上大加讚賞,崇祖侯為楚沅柔求情,皇上網開一面,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這樣的逆轉,沈半天沒回過神來。
崇祖侯參與謀反,竟然無過,還有功了?
這結果……她接受不了啊!
別說楚慕元接受不了了,楚昂都接受無能,“那隻狐狸,絕對是千年的!”
崇祖侯絕對是隻老奸巨猾,會審時度勢的狡猾狐狸,他幫恆王謀逆,以恆王的性子,最後他估計也沒什麼好下場,更重要的事,他的皇位坐不久。
現在西秦倒戈,攻打東齊了,恆王的皇位估計還沒坐穩,這一場戰場就結束了。
王爺班師回朝,捎帶手就把恆王給滅了,他能有好下場?
沒有!
絕對沒有!
人要是死了,一時的風光算的了什麼,他要的長久的風光!
只要他臨時倒戈,力挽狂瀾,皇上絕對會既往不咎,還會對他大加讚賞,他這份功勞,誰也搶不走。
他完全可以藉著恆王的手,奪取皇上的信任,回頭等楚桓元回來,他再勸他和世子交好,不再肖想什麼世子之位,皇上龍顏大悅,一定會對他委以重任。
將來有什麼盤算,可以重新佈局,暫時是別想了。
這種果斷能屈能伸的性子,實在可怕。
但他與皇宮前立功是文武百官都看見的,皇上差點封他為崇國公了。
太后指責他忘恩負義,崇祖侯高唿自己對皇上忠心耿耿,絕不會做亂臣賊子,把太后沒差點氣吐血。
對了,太后這些天日子不好過,先是壽安公主過世,再到恆王謀逆,她沒能出宮,被皇上軟禁起來,日常用度一律扣下,形同先皇被廢的后妃。
錦衣玉食慣了的太后,哪裡忍受的了這些,再加上訊息閉塞,她擔心恆王。
先前沈幫忙年輕了十歲,這才幾個月,太后就蒼老了,而且比用藥泥之前還要蒼老憔悴。
如果有人見到,肯定會大吃一驚的。
而此時,崇祖侯送飯去刑部大牢,恆王被穿了琵琶骨,看他的眼神冰冷狠辣,像是劇毒之蛇吐著蛇信子。
偌大一個京都,估計只有恆王有膽量給恆王送飯而不被皇上猜忌了。
指不定,他給恆王送飯,還被人誇一句重情重義。
他忠心皇上,不得不把劍架在恆王脖子上,但恆王是太后的侄兒,和崇祖侯府沾親帶故,恆王先前信任他,他辜負了,心有愧疚,只能盡點綿薄之力了。
這樣的虛情假意,恆王恨不得咬死他。
崇祖侯把飯菜放在他更前,道,“恆王當初如果娶了我女兒,我怎麼會臨陣倒戈?”
既想要他幫忙,還嫌棄他女兒,世上可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是,他是疼楚沅柔,但外甥女能和自己親生女兒比嗎?
況且,恆王隱瞞他的可不止這一件。
當初,崇祖侯一直以為是恆王幫了崇祖侯府,才不至於讓崇祖侯府被滅門,但事實並非如此。
恆王帶著暗衛逃到京都,就住在崇祖侯府裡,他發現了端倪。
他最討厭被人欺騙和利用,恆王兩樣全佔了,那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崇祖侯笑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恆王大勢已去,不足為懼。
楚桓元把京中發生的事稟告王爺知道,對於崇祖侯,王爺越發沒有了好感。
但崇祖侯畢竟是楚桓元的舅舅,王爺並未多說什麼,皇上暫時沒殺楚沅柔,估計是等他回京再說了。
既然楚桓元又來京都了,王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