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能夠把公孫鎮從這裡調走,你全部都可以答應。”
那罕立刻答應:“那微臣就遵旨,大汗放心,微臣一定不辱使命,完成大汗交給的任務。”
再說大熙的柳州城,此時的柳城根本看不到戰爭的影子,這裡到處歌舞昇平,一派和平的景象。上到朝廷下到百姓,都沉浸在和平歡樂之中。在這種背景下,妓院如雨後春筍佈滿了柳城的大街小巷。一到夜晚,這裡燈紅酒綠,達官貴人沉浸在歌舞的溫柔之鄉,盡情享受著人間的歡樂。
大熙的皇帝東方若成更是沉迷在酒色之中,他一般不怎麼上朝,每天喝得醉醺醺的,跟他的愛妃顧瑩瑩一起鬼混,朝裡的大事都交給了太師顧炳章。說好聽一點,現在的朝廷名義上是姓東方的,其實這個朝廷其實是姓顧的。顧炳章利用他手裡的權力排除異己,培植他自己的力量,所以,整個朝廷都是顧炳章的人。
那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潛入了柳城,話說這位那罕可不是一般人物,此人足智多謀詭計多端。他這次行賄太師也是做足了文章,他先讓他的手下運一大批鹽巴從濠州城進攻。在古代,鹽巴乃是國家控制的物品,私人販賣那可是犯法的。但是那罕就是要故意讓公孫鎮抓住,為行賄顧太師打下伏筆。
那罕來到柳城之後,經過多方打聽,那罕終於找到了顯赫的太師府。這是一座豪華的建築群,他的規模完全可以跟皇宮相媲美。這個那罕也很會來事,一進門就給門官一個大大的紅包。在古代,什麼樣的大臣就會有什麼樣的奴才,顧炳章這種奸臣,他的門官肯定也是貪財之輩。當他握著沉甸甸的銀子的時候,他的笑得眼睛都睜不開了:“好好,先生稍候,我這就去稟告老爺。”
那罕趕緊把禮單呈上:“呵呵,這位爺,稟告太師的時候,麻煩也把禮單呈上,要不然就太失禮了。”
那門官接過禮單,稍微看了看,他的眼睛掙得老大,好重的一份禮啊!這太師爺要是看到了,那還不高興壞了:“好好,你等著,我這就去太師爺的書房。”,門官說著興高采烈的跑了進去。
本書首發於看書惘
。。。
 ;。。。 ; ; 公孫鎮來到濠峰山的天君廟,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第一個見到的竟然是他的兒子公孫秀。那公孫秀怎麼會在這裡做了道士了呢?說到底這還是殷絮雨搞的鬼。殷絮雨和西門清下山之後就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培植勢力,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因為百姓們沒事怎麼可能會跟著你瞎搞,他們也都是有老婆孩子的,只要生活過得下去,他們是不會加入什麼組織造反的。殷絮雨當然不會一下就打出造反的旗幟,這個旗幟太大,也太招搖。所以她就來到濠峰山的羅毅天君廟。她跟廟裡的管事商量,希望跟他合作,成立復興教。
廟裡的管事一聽,當然是不會答應了,搞什麼搞,我們可是正經的寺廟,香火也很旺盛,在這裡做道士也是衣食無憂。殷絮雨見他不答應,也不勉強,就開始使出她的絕招,裝神弄鬼。殷絮雨讓天乘教的那些教徒做出很多異相,說齊王即將崛起做皇帝,復興教必然在天君廟成立。然後天君廟是各種異相,搞得這位管事有點恍惚。這個管事其實也是十分信這些東西的,現在各種跡象表明,復興教必須在他的寺廟裡成立。他考慮再三終於擺下法事,詢問天君。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殷絮雨的掌控之中,她讓天乘教的教徒中手段高超者用氣功遙控了寺廟裡的使用的茭,讓管事的問什麼都按殷絮雨的意思來。這下管事的不得不信了,是上天指定要在我這寺廟裡成立復興教,他要是再反對就是逆天而行了,於是管事的就和殷絮雨合作,成立了復興教。
復興教成立之初,加入的人也不是很多,誰沒事加入什麼教會啊!但是擋不住殷絮雨忽悠啊!她藉著他半神半仙的軀體,替一些百姓排憂解難,的確也解決了很多百姓的困難。比如,張家丟了牛,李家吃了官司,殷絮雨藉助天乘教的勢力,全部給擺平了。當然他把這些功勞全部歸功於天君,等這些村民來謝神靈的時候,她就丟擲一個觀點,必須讓他們加入復興教,否則就會受到神靈的懲罰。那些村民對殷絮雨早就五體投地了,考慮都不考慮就加入教會。教會就慢慢壯大起來,關鍵時候,殷絮雨又打出了齊王這張王牌。她讓齊王也加入復興教,這讓復興教名聲大震。齊王殿下,那可是王爺啊!王爺都加入復興教了,那我們還猶豫什麼,於是,加入教會的村民頓時井噴性暴漲,短短几天,復興教的成員已經達到了幾萬人。
這一切的一切都有公孫秀的功勞,那公孫秀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