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取得了瓦崗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使河南郡縣為之喪氣。瓦崗軍隨後乘勝攻佔軍事重鎮滎陽城,為奪取糧倉,發展壯大力量,創造了有利條件。戰後,翟讓令李密獨立設帳統領一部兵馬,因李密曾經的爵位是蒲山公故他的兵營號蒲山公營。李密治軍嚴整,“凡號令士卒,雖盛夏,皆如揹負霜雪”。志在天下的李密的生活也很儉樸,所得金寶,全部分給部下,所以深得眾心。在打敗張須陀攻佔滎陽城後,沒有多大志向的翟讓就對李密說:“今資糧粗足,意欲還向瓦崗,公若不往,唯公所適,讓從此別矣”。翟讓率輜重東歸,李密則西行至康城,說下數城,大獲資儲。翟讓大為後悔,也率兵隨李密而行。(未完待續。。)
第八十六章 梟雄李密
大業十三年(617)二月,李密建議翟讓乘中原空虛攻東都洛陽。同時,李密還派親信裴叔方偵察城內的實況,被留守官發覺後,加強守備措施,並且飛快向在江都的楊廣報告。此時情況危急,李密只好對猶豫中的翟讓說:“事勢如此,不可不發。兵法曰:‘先則制於己,後則制於人。’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豫備,取之如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百萬之眾,一朝可集,枕威養銳,以逸待勞。縱彼能來,吾有備矣。然後檄召四方,引賢豪而資計策,選驍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將軍之政令,豈不盛哉!”沒有那爭霸天下野心的翟讓一聽李密這樣說,很自然的說道:“此英雄之略,非僕所堪;惟君之命,盡力從事,請君先發,僕為後殿”。李密、翟讓率領精兵7000人,出陽城(河南登封縣),越過方山(河南登封),從羅口(鞏縣)襲擊洛口倉(河南鞏縣),一舉取得成功,俘縣長柴孝和。瓦崗軍開倉濟貧,任饑民隨意去拿,連老人孩子都盡力背糧,幾十裡道路上一個接一個。
這次襲擊作戰的成功,瓦崗軍獲得大批軍糧,同時救濟了廣大饑民,得到了民眾擁護。不僅從政治上廣泛發動了窮苦百姓參加義軍,迅速壯大了隊伍;而且在軍事上,瓦崗軍切斷了朝廷東都洛陽的重要糧食供應基地,使其失去一個有戰略價值的要地,以逸待勞,取得了主動。
為了奪回洛口倉,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命虎賁郎將劉長恭、光祿少卿房崱帶領步騎2。5萬人征討瓦崗軍。當初,東都的官宦子弟都以為瓦崗軍是一群飢不擇食的烏合之眾。容易攻破,紛紛應募爭功。奉詔的官兵衣著整齊,武器精良,軍容倒也盛大。劉長恭率兵在前,派河南討捕大使裴仁基等率本部人馬從汜水(河南滎陽)出發,自虎牢(滎陽)襲擊瓦崗軍側後,東西兩面夾擊瓦崗軍,約定十一日在洛口倉城南會戰,企圖殲滅義軍,奪回糧倉。以穩定河南戰局。
先期到達作戰地域的劉長恭不等裴仁基會師,也不顧士兵還沒吃早飯,便驅趕他們渡洛水,一字排開,列陣石子河(河南鞏縣)西,南北相接十餘里。但隋軍的作戰計劃,早已被翟讓、李密獲知。李密選精兵強勇,共分十隊,令單雄信、徐世勣、王伯當率四隊埋伏在橫嶺(河南鞏縣)下阻擊裴仁基部。派六佇列陣石子河東以待劉長恭等。劉長恭見瓦崗軍人少,輕視其作戰能力。翟讓先與隋軍接戰,正當雙方膠著之時,李密率領大隊人馬橫衝敵陣。隋兵又飢又疲。敗退逃散。劉長恭等解衣潛逃,保住性命,奔還東都,部屬死者十之五六。翟讓和李密全部收繳隋軍逃棄的輜重器甲。威聲大振。裴仁基聞風,懼不敢進,屯兵百花谷(河南鞏縣)。固壘自守。這一仗使得東都震恐,瓦崗軍聲威遠揚。李密擴充套件洛口的城圍方園四十里,作為長期居留的根據地。其部將房彥藻放出口風說要攻打豫州,嚇得東都官兵惶惶不可終日。李密還命護軍將軍田茂廣造雲梯三百具,以機發石,為攻城械,號“將軍砲”。同時大軍進逼洛陽,火燒上春門。
在瓦崗軍的快速發展壯大中,李密以他的軍事才能,為瓦崗軍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瓦崗全軍中有了很高的威望,於是本是瓦崗首領的翟讓退位讓賢推李密為主。李密一開始推辭不接受,在翟讓與眾將領一再請求下,李密才同意。大業十三年二月庚子,李密在鞏縣南設壇即位,建元永平,稱魏公,至此瓦崗軍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同時建立了政權機構。其文書行下,稱行軍元帥魏公府,置三司、六衛,元帥府置長史以下官屬。拜前瓦崗首領翟讓為上柱國、司徒,封東郡公,以單雄信為左武侯大將軍,徐世勣為右武侯大將軍,房彥藻為元帥左長史,邴元真為右長史;楊德方為左司馬,鄭德韜為右司馬,祖君彥為記室,其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