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行動。
大業十三年十月十一日,李密置酒宴請翟讓,翟讓與翟弘及翟弘子翟摩侯前去赴宴。李密與翟讓、翟弘、裴仁基、郝孝德共坐,單雄信等皆立侍。此時房彥藻、鄭頲往來檢校,李密說:“今日與達官飲,不須多人,左右止留數人給使而已。”李密的部下按計劃都退下。但翟讓的部下並未離開。這時房彥藻對李密說:“今方為樂,天時甚寒,司徒左右,請給酒食。”李密便說:“聽司徒進止。”沒有戒備的翟讓覺得有理。便讓部下退出去喝酒。這樣翟讓的部下便被輕而易舉的引開,只剩下李密、翟讓和侍衛蔡建德三人。此時李密拿出良弓,請翟讓試射。翟讓剛剛拉滿弓,蔡建德突然舉刀從後面砍殺翟讓。翟讓大吼一聲。倒在床前。隨即李密部下又將翟弘、翟摩侯王儒信等殺死。徐世勣見狀倉皇走出,被守門的兵士砍傷了脖子,受重傷。多虧王伯當喝住兵士,才救回徐世勣。單雄信叩頭求活,被李密釋放。其餘隨從人員一時驚擾,不知所措。李密出來大聲說:“與君等同起義兵,本除暴亂。司徒專行暴虐,陵辱群僚,無覆上下,今所誅止其一家,諸君無預也。”然後李密又親自為徐世勣裹傷。此時翟讓部眾都想散去,李密使單雄信前往宣慰,又單騎入營中加以安撫。令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分領其眾。這樣,瓦崗軍混亂的形勢得到穩定。
翟讓作為瓦崗軍的前首領,帶領瓦崗軍上下從大業七年就開始造反,在瓦崗軍上下有著根深蒂固的領袖權威。而李密作為一個外來人員,從加入瓦崗到殺翟讓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一年的時間,作為瓦崗的首領時間更是短的沒話說。然而李密為了自己對瓦崗的全面掌控,神差鬼使的發動“政變”來謀殺掉前首領翟讓。這場瓦崗軍的內部“政變”是瓦崗軍新老勢力矛盾逐漸尖銳化的必然發展,但是它發生的時間來的太快,使得瓦崗軍上下都沒有接受的心理準備。因此在李密殺掉翟讓,株連了瓦崗軍的基本骨幹,接著又收買單雄信、王伯當等人,安撫了徐世勣等將領後,瓦崗軍上下從此互相猜疑、離心離德,這為李密後來的失敗種下了惡果。
十二月二十四日,王世充部有投降李密的,李密問:“世充軍中何所為?”軍士曰:“比見益募兵,再饗將士,不知其故。”從軍士的口是李密得知王世充部糧草供應緊張,便對裴仁基說:“吾幾落奴度中,光祿知之乎?吾久不出兵,世充芻糧將竭,求戰不得,故募兵饗士,欲乘月晦以襲倉城耳,宜速備之”。。於是命平原公郝孝德、琅邪公王伯當、齊郡公孟讓率所部埋伏倉城附近以待王世充。王世充部果然來夜襲倉城,結果中了瓦崗軍埋伏,大敗而逃。隋軍驍將費青奴被瓦崗軍斬殺,士卒戰溺死者千餘人。
大業十四年(618)正月,王世充得到7萬援軍的補充後,在洛水之北進攻李密部,又被打敗,於是,兵屯鞏縣之北。正月十五日,王世充命令諸軍建造浮橋,伺機大舉反攻瓦崗軍。由於缺乏統一指揮,形成橋先造成的部隊先進攻、前後動作不一的局面。虎賁郎將王辯攻破瓦崗軍外柵,李密營中驚擾亂作一團將要敗潰。王世充卻不曉得這時戰況,鳴號角收攏王辯軍,李密乘機率領敢死隊猛烈反擊。隋軍大敗,爭相過橋,溺死者萬餘人。王辯、楊威、霍世舉、劉長恭、梁德重、董智通等6員大將陣亡,王世充得以倖免,洛水之北的隋軍全線潰散。王世充自知戰敗負罪,不敢回東都,帶餘部直奔河陽。這一夜,疾風寒雨,軍隊士兵涉水過河衣服溼透,在途中凍死者又以萬計。王世充獨自帶數千人馬撤回河陽,自我關押請罪。越王楊侗在用人之際不敢懲治重臣,反而派使者赦免其罪,召還東都,賜金帛、美女以穩定其情緒。王世充收攏逃亡流散的殘兵,得萬餘人,屯兵含嘉城,從此不敢輕易出兵。
李密率領的瓦崗軍卻乘勝佔領金墉城,義軍迅速發展到30萬人,陳兵於北邙山一線,向南威逼上春門。十九日,隋將金紫光祿大夫段達、民部尚書韋津出兵抗拒。段達看到李密兵馬強大,膽怯率兵退回。李密縱兵追趕,隋軍當即潰散,韋津死於戰中。此戰,李密數次抓住隋軍撤退之機,猛擊半渡之兵,窮追不捨,獲得成功。
此戰後,偃師、柏谷及河陽等地的隋將紛紛率部投降。江淮等許多地方的義軍爭先恐後響應瓦崗軍,李密部隊得到長足發展。瓦崗軍已成為中原地區最強大的一股軍事勢力,這也是瓦崗軍最興盛的時期。在這時,各路義軍首領如竇建德、朱粲、楊士林、孟海公、徐圓朗、盧祖尚、周法明等都奉表勸進,部屬裴仁基等也勸李密登基稱皇帝,甚至李淵都遣使奉他為主。但是李密想拿下洛陽後,在城內登基,故李密說:“東都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