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3 / 4)

小說:暴君的偉大 作者:瞎說唄

攻遼東城的同時,隋其他各路大軍也在按計劃向高句麗國內縱深進軍,宇文述、楊義臣率軍再次進至鴨綠江邊。來護兒的水軍也齊集東萊海角,張帆待發。高句麗在隋數路大軍的猛烈進攻下,其勢“口蹙”,高句麗可以說到了危亡之秋。如果不出意外,楊廣就可以勝利結束遼東戰局,威懾住周邊各部,然後隋朝進入楊廣的“當銷鋒散牛馬”休養生息時代,那麼歷史將會為這個偉大而強盛的王朝歡呼。然而,就在這勝利可期之際,高句麗人的運氣來了,楊廣的意外發生了。

大業九年(613)年六月,就在楊廣圍攻遼東的關鍵時刻,已故楚國公楊素之子,在後方督糧的禮部尚書楊玄感在河南黎陽(今浚縣)聚眾謀反。憑藉強大的政治號召力,四方紛起響應,短短時間內就聚眾十餘萬人,迅速兵臨洛陽城下,對隋帝國的政治中樞構成了嚴重威脅。楊玄感是楊素的兒子,累世尊顯,在朝文武多是其父當年屬下將吏,影響力很大,自從他繼承了楚國公的爵位後,門下賢者雲集,英才無數,連觀德王之子楊恭道、名將韓擒虎之子韓世諤,和少年時即有才名、世襲蒲山郡公的李密都做了他的幕僚。楊玄感相貌英偉,文武雙全,頗有梟雄之材,少年時即名滿天下。當年曾隨宇文述一同西征吐谷渾,戰功卓著。轉任地方大吏後,察糾貪汙,彈劾奸佞,治下歌舞昇平。這樣一個既會治國,又懂得兵略的人在後方造了反,無疑是心腹大患。而且楊玄感這次的造反時機選擇得非常好,也非常歹毒,大隋傾國之兵都隨楊廣遠征遼東,國內空虛,叛軍只須將徵遼大軍堵在長城之外,與高句麗人前後夾擊,百萬大軍就有全軍覆沒之危。而且楊玄感是此次東征的總押糧官,大軍的後續糧草都握在他手中,徵遼大軍完全有可能在飢餓之下全軍覆沒。原本經過數月苦戰,隋軍在遼東本已漸漸佔據優勢,但突如其來的內亂卻讓百萬大軍突然陷入了糧草斷絕、腹背受敵的窘境。楊廣功虧一簣,被迫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急急撤軍回去平叛,大批辛苦徵集來的軍用物資和糧食也被迫丟棄。

第七十五章 奸雄玄感

楊玄感,出身正宗的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楊氏,楊素長子。他身材魁梧,和父親楊素一樣,長著一部美髯,年輕時顯得智力平平,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可是楊素對自己的兒子卻很有信心,說:“這個孩子絕對不是傻瓜,只不過開智較晚,以後必成大器。”楊玄感年齡稍大後果然努力學習,才學不亞於當時的一流學者,而且擅長騎射和武藝,勇猛過人。憑藉父親的功勳和自己的能力,楊玄感很快就官至柱國,在楊堅朝時父子就同為二品,上朝時並列。後來楊堅覺得不妥,於是下詔降楊玄感一級,楊玄感當即拜謝說:“想不到陛下如此開恩,讓我在朝堂上都能表達對父親的尊敬!”

初拜郢州(今湖北武昌)刺史。在任期間,治理州縣,整頓官吏,甚有政績,後轉任宋州(今河南商丘)刺史。大業三年(607)拜鴻臚卿,父親楊素死後他以長子身份襲爵楚國公,次年任禮部尚書深受楊廣重用。楊玄感出身名門望族官宦世家,雖性情驕橫,恃才傲物,但看重文學,很注意結交名士,加上天下有很多人是楊家的門生故吏,於是四海知名之士多趨其門,所以楊玄感在當時的名聲很不錯有一定的影響力。

史書說楊玄感為什麼造反時,是說楊玄感他看到楊廣在位期間驕奢淫逸,性多猜忌,無辜屠戮高熲、賀若弼等大臣,心中忐忑不安,擔心有朝一日自己也不能倖免。加上此時朝綱漸亂,政治日趨**,楊廣濫用民力,大肆征伐,隋朝將有崩潰之勢,因此與諸弟潛謀廢帝,起兵反隋的。事實上楊玄感造反的想法很早就有,就在楊廣出征吐谷渾時還軍大斗拔谷,他見楊廣的隊伍“從官狼狽“,就有衝動“欲襲擊行宮”,想劫持楊廣,改立秦王楊浩,但是其叔楊慎勸止。楊慎認為隋朝“士心尚一,國末有釁,不可圖也”。這是楊素已死三年後的事,正是隋朝極盛之年,楊慎認識到國家強大、繁榮、安泰而“不可圖”,楊玄感卻想政變,可見其反叛之心早已有之且不是為了所謂的天下百姓而是為了一己之私。

後來楊玄感開始暗地招攬四海知名之士和將領,聚其門下,以立威名,曾向兵部尚書段文振“陰求將領”。楊廣得知後沒有指責而且給予嘉許,特地對群臣講,“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故不虛也”,讓其“頗預朝政”,官至禮部尚書,更在東征高麗之時委以重任,讓他負責在黎陽督運糧草。從這裡看不出楊廣對楊玄感家族有所謂的猜忌,更看不出楊廣對楊玄感有“滅族”的跡象,只看得到對楊玄感的賞賜、恩寵和重用。還有一事可以表明楊廣對於他的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