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黃色,會形成泥漿狀。蛋青呈淡黃色,中間有小花,有點似雪花,皮蛋因為鹼性比較重,所以不建議多吃,當地老人也稱為是“翻病”的,意思是指吃多了,容易引起老毛病復發。
後世的皮蛋,多用黃泥巴混穀殼,外加鹼等,這樣製作上會很方便,或是直接用塑膠袋包裹,裡面搭配所需物質,這樣就會導致味道大減,剝出來整個皮蛋都是黃色的,味道很慘淡。
另外也有因為所用蛋比較差,現在當地一般是用鴨蛋來加工皮蛋,如果是用雞蛋,會導致蛋黃很乾,吃起來口感不行。
鴨蛋在農村,一般是用來包皮蛋,或是泡鹹蛋,其餘無論是蒸或是炒,都會有腥味。而雞蛋,就更適合蒸、炒或是煮湯了。
一個皮蛋的價格在現在可不算便宜啊,要一毛左右,是論個,而不是論斤,一個雞蛋只要四分錢。
“別吃多了,你都吃了兩個了。”方大軍這時出聲道,別看小玉琴身子嬌小,但胃口卻相當好,不過一小一會工夫兩顆皮蛋就下肚了。這是新鮮剝的,要先敲掉外面的草木灰殼,裡面混了生石灰,所以一敲就會碎裂開,然後才是剝掉鴨蛋原本的殼。
農村加工皮蛋,可以說非常牛x,從柴火灶孔下面舀點草木灰出來,然後從石灰罈子裡舀點生石灰,如果家裡沒石灰,也簡單,直接從牆壁上刮點石灰粉末下來就可以,然後混上一點鹼,加上一點水,攪拌成泥漿,最後把鴨蛋一包裹,放置一段時間就ok。具體放置多久,方大軍到是不太清楚,大概是一個月左右吧,如果時間不夠,敲破後,裡面會呈水狀,也能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