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廠,他相當於沒有出錢,賒帳來的縫紉機外加樓板廠預收的五千報名費,外加他出售樓板給服裝廠賺到的利潤,這就是他的投資。
一個小時後,帳目算完了,約定好晚上一起吃飯,然後就各自去忙了,王家姐妹也很忙,她們不光只是服裝廠這塊,另外還有生意。
其實不光他們這些做生意的忙,幹部們在過年期間更忙,至於是忙著收禮,還是忙工作就不好評價了。
“玉蘭,服裝廠的帳目情況是多少?”方大軍又開口問道,這就是另外的一筆了。
“總分配的利潤大概有12000,這段時間的工資大概要花六千多,還有生活費,日常花費兩千多,差不多是九千,只剩餘三千利潤了。
另外你安排出的低價衣服,用了大概一萬元的布料,工人們總共可以掙到兩千多的利潤,廠裡大概賺一千,總共就只有四千塊左右的利潤。
不過這裡面沒有算校服,剛才和英姐說好了,校服這一點,等過年後在慢慢算。因為你要求出低價服裝,工人們也忙不過來,校服基本還沒怎麼加工。”李玉蘭條理分明的回道。
方大軍皺了下眉頭,這一塊與想象中就有點出入了,沒達到的預期,不過至少沒有賠本,還小賺了四千,這就是好事了。
“你在算算,老師們和我的分紅各自有多少?”
“好的,馬上就能算出來。”李玉蘭現在的算術水平也提高了不少,算盤撥得飛快,換了方大軍拿著算盤也玩不轉,還不如用筆算。
片刻後,李玉蘭就驚喜的說道:“老師們有2500的利潤,你個人有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