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2 / 4)

小說:超品俠醫 作者:飄雪的季節

當初他答應安文卓把天天綁架到美國來,安文卓答應,只要他到來,就給他一千萬美金,並且把他送到王倩在美國的落腳地。

趙延庭滿懷希望,希望有了這筆錢之後,他就可以與王倩破鏡重圓,雙宿雙飛,過上幸福的日子。

可是他現在一分錢都沒有得到,相反,他連自由都失去了,他甚至連安文卓的面,都沒有見到。

趙延庭陷入煎熬,他已經開始後悔,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

第六百二十九章 挑釁(求訂閱)

楊凱把車停到車場,他指著繁華林立的街區道:“對面一箭之隔就是聞名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華爾街,再往那邊就是百老匯,美國人引以為榮的藝術中心,可惜,在美國這麼多年,我只卻過一次百老匯,光腿露屁股,扭捏做態的形為藝術還真不適合咱們看,我是看不懂美國人的藝術。”

楊凱開著玩笑,他比較健談。

“紐約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第一批華人乘坐“流浪之鷹”號帆船到達美國,這是最早移民美國的華夏人。

到1851年,移入美國西海岸的五邑人(廣東人)已達2。5萬人,以後逐年增加。這些先僑們在礦場、農場、雪茄廠、木材廠做美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

1880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大批美國白人失業,可是在經濟危機中,華夏人卻能找到工作,卻是因為咱們華夏人肯吃苦耐勞,無論什麼髒活累活都能做,而白人挑挑揀揀,要求還多,很多企業主寧可用華人勞工,也不用當地的白人。

可是這樣,卻引起當地白人嫉妒,無端指責華夏人搶了他們的飯碗。當地人開始仇視華人,甚至在加利福尼亞州還透過了《排華法案》,沒辦法,受到排擠和壓迫的華人不得不向美國東海岸遷徙。

最早進入紐約的華人就在曼哈頓下城東南區的勿街、柏克街落腳,隨著來這裡的華人越來越多,人口逐步增長,在1890年的時候,在這裡形成了唐人街,到如今,這裡已經是美國最大的華人街區,它和舊金山的唐人街交相輝映。

唐人街的興衰與繁盛,見證著整個華人在海外創業,落地生根的百年曆史,見證著咱們華人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團結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

楊凱帶著華天宇和雲鷹來到唐人街的入,一邊走著,一邊向華天宇介紹著華人在海外創業的艱辛歷史,華天宇聽得感慨萬分。

他還是第一次來到海外華人社群,這裡的街區無愧於唐人街的美譽,街道古風古色,門店林立,到處都是華人,偶有不同膚色的人經過,卻成為點綴。

各式店鋪的門面全部書寫著漢字,偶有英文點綴,參茸店、中藥鋪、針炙按摩店,抻面館,煎餅鋪子都可見,如果不是早先知道這裡是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世界金融中心,一定會以為走錯了地方,進入了中國的某一座城市。

華天宇不得不感慨華人開拓者的偉大,他從心裡默默的向先人致敬。

楊凱對這裡非常熟悉,他說:“繞過前面的街區就是三聯會在這裡的總舵,那裡是洪門設在這裡的‘精武館’,平時人不多,卻是整個華人社群的中心所集。

司徒家族影響很大,無論是華人,還是當地白人,紐約地下的社團組織,甚至美國政府,都不會輕易招惹他們。很多華人社團因利益發生爭端,都是由三聯會居中調停,避免發生流血事件。

在華人街,美國警察都不願過來,這裡是華人的世界,雖然遵循的是美國的法律,但是在私底下,發生任何爭端,華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解決,所有這些事,美國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是美國人的‘民主’與‘人權’,等你在這裡呆久了就會了解。”

楊凱一邊說著,一邊帶著華天宇和雲鷹來到‘精武館’。

三聯會的門匾就是‘精武館’三個大字,飄逸雄渾,氣勢恢弘,華夏字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彰顯著一種民族不屈威武的精魂。

武館大門敞開,門兩邊寫著“迎八方來客,邀四海賓朋”,橫批寫著“以武會友”寫得大氣磅礴。院子裡有人打掃,還有人練著拳腳。

華天宇拔腿邁進,立刻就有人迎過來道:“這位朋友,敢問來‘精武館’何事?”

迎來之人年紀不大,大約二十多歲,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身穿小褂,腳著布鞋,典型的把式打扮。

華天宇連忙說道:“在下華天宇,想拜會司徒先生,不知可否為我引見!”

小夥子上上下下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