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2 / 4)

小說:極品御用閒人 作者:南方網

生血戰。大戰兩天一夜,江水盡赤,斬首萬餘級,吐蕃軍隊潰不成軍。向宋軍投降。至此,大理危機解除。

戰後,大理段氏出城迎接。國王段譽親自勞軍,感謝大宋援手之德。並下令大理城中,擺宴三日。軍民同樂。川軍將領一面向朝廷報捷,一面原地駐防,聽候命令。

在宋軍擊潰吐蕃時,雲南南面的周朝柴桂,蠢蠢欲動,但廣西楊效祖的軍隊嚴陣以待,並主動出邊境作軍事恫嚇,使柴桂不敢覬覦雲南。

捷報傳到汴京。王鈺見戰事如此順利,懷疑前線軍隊虛報戰功,命成都方面嚴查此事。隨後,大理國王段譽的奏摺隨後到京,王鈺方才相信。因早前大理便上表要求內附中原。朝廷對此事一再持有爭議。

部分大臣認為,西南邊陲是不毛之地。人民不服教化,不遵王道,取之無益。不如任其自生自滅。如今作為宗主國,大宋替其擊敗入侵之敵,已經完成了應盡的義務,不如召回軍隊。

但元老大臣童貫,堅決反對這種意見。他上奏朝廷,稱“雲南自古屬中國,漢室興,於大理國境設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四縣,轄於益州,此為雲南得名之始。”他認為,雲南自古是中華一部分,唐朝以來,大理政局多變,但一直受到中原王朝地遙控。如今,大理國要求內附,是順應天意,附和民心之舉,大宋不應冷漠對待。

眼下,北方戰事正緊,國家的注意力雖然放在北面,但柴氏在交趾復辟,不可輕視。雲南與交趾國接壤,若得雲南,他日王師南下平叛,甚為方便。若放棄雲南,一則愧對先人,二則無法向後代子孫交待,也無益於向周邊國家樹立大宋“仗義公正”的形象。

而王鈺當然是傾向於童貫這種意見,遂批准大理國內附,仍封段氏為王,世居雲南,並命其進京面聖。原大理官員,大多留任,並從成都調派得力官員,入雲南行政。大理國原有軍隊,並三萬川軍,留守雲南。

鑑於雲南的地理環境與發展程度,不適合獨立設定衛戍區,遂將雲南併入四川衛戍區,由成都方面統一指揮。因雲南政治中心地,戰國時稱之為國,故新地衛戍區合稱“川衛戍區”。自此,雲南重歸中原王朝統一管轄。

南方剛剛平定,西北又傳噩耗。八月中旬,原西夏國主,後被封為西涼王的李乾順,乘寧夏都護府出兵北伐,兵力空虛之際,起兵作亂,要脫離大宋,獨立復國。此人登高一呼,西夏百姓群起響應,李乾順在極短的時間內,集結七萬軍隊,進攻寧夏都護府,西夏告急!

當初王鈺親征西夏,為免過度刺激金國,西征未竟全功,仍舊保留了李乾順地統治。只命其裁軍,稱臣,進貢,遣太子為質。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這種辦法是合乎時宜的。在西夏平定之後,金國處在大宋軍事合圍之中,日漸衰敗。

吳用曾經上奏,建議廢除李乾順,將西夏全境,納入中央朝廷統一管轄之下。但當時,大宋國事繁多,此事一直擱置下來,到了現在,終於釀成禍亂。

中書省大臣們進進出出,將一道又一道西北奏章送到王鈺案前。寧夏都護府,自董平被革職充軍後,擢升原副都護範道遠為都護官,主持西夏軍務。他上奏稱西夏叛亂,一呼百應,各地叛軍圍攻寧夏都護府,他手中只有不到四萬兵馬,孤掌難鳴,雖一時打退進攻,恐怕支撐不久,請求朝廷速發援兵。

延安种師道也上奏,稱西夏叛亂,叛軍佔據長城關隘,抗拒官軍。延安軍隊未得命令,不敢擅自行動,請朝廷定奪。

“此前,李乾順一再上奏,稱董平在西夏福,致使民怨沸騰,本王還認為他是捕風捉影,現在實情。否則,西夏軍民,何以如此一呼百應?西夏之亂,孤之過也。”王鈺覽畢奏章,由衷嘆道。

他不僅僅是說錯用董平,更重要地是,現在看來,當初西征時,就應該一舉滅亡李氏。不留這個禍根。如此一來,哪有今日之亂?

“王上,事已至此,追究責任毫無意義。當務之急,是迅速平定西夏叛亂,否則北伐也將受到影響。”孟昭鐵口直斷。

“不能這麼說。不搞清楚問題的根源,將來就會再犯。不但是本王,列位臣工都要緊記此次教訓。除奸務盡!韓世忠和劉三石來了麼?”王鈺問道。

“兩位大人已經到了,正在外堂候命。”尚同良一旁答道。

王鈺當即命二人入內,商討軍情。北伐一開始,林沖的河東衛戍區精銳盡出,寧夏都護府目前又被困,所幸,北伐開始時,留有預備隊。沒有將黃河以北六十萬大軍全部派出。如今,蘭州,延安,太原都還有可用之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