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流逝,轉眼距離莫塵攻陷大梁已經二十天的時間,而在趙國的趁火打劫之下,魏國的形勢也變得越發複雜起來。
黃河北岸朝歌,趙軍大營帥帳。
一位鬚髮斑白的老人端坐帥帳之內,凝視著矮案上的地圖微微有些失神。他身材高大魁梧,略帶皺紋的面容充滿了堅毅,深邃的雙眸沒有絲毫老人渾濁,反而猶如出鞘的利劍般讓人不敢直視。
他身著趙國將軍鎧,僅僅是安靜地坐在那裡,卻自有一股堅若磐石般的磅礴氣勢。此人,正是趙國一代名將廉頗。
就在廉頗陷入沉思的時候,一位將軍身上沾染著鮮血,腳步堅定地從外面走了進來,拱手道:“將軍,那假冒的魏國使者已經處理了。”
廉頗聞言,神色平淡地抬首看了他一眼,頷首道:“你可是心有疑惑,本將軍為何要殺了他們。”
中年將領聞言,趕忙拱手道:“末將不敢。”
廉頗擺了擺手,嘆道:“他們自稱魏王的使者,願以黃河北岸的十八座城池為條件,請求我趙國的援助。
只是如今與我們合作的魏王叔,卻正是以黃河北方的十八城為根基。魏王叔現在匯聚了十五萬的魏國大軍,不日將前來此處與我們會和。此事若是不能果斷解決,被人肆意地傳播開來,魏王叔會如何想?”
那將領聞言,臉上露出恍然之色。
魏王叔以北方十八城為根基,組建了抵擋韓國的復國大軍。他若是知道魏王將自己賣給了趙國,就算不會直接與將軍翻臉,那還不得警惕趙國會不會接收了自己的地盤。
所以此事不論真假,都必須果斷解決,否則必然影響到趙魏兩國的合作。
他想明白之後,臉上露出遲疑之色,低聲道:“可是將軍,我們在大王新喪之日出兵,如今又擅自處決了魏國的使者,到時趙王若是怪罪下來,那可怎麼辦才好。”
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自己處決的可是前來請求援助的魏國使者,還是帶著北方十八城這份大禮前來。
最讓將領感到擔憂的事情,還是趙王對大將軍的態度。
趙王登基已經有數日,也冊封了許許多多的大臣。可是在前線領兵十數萬的廉頗將軍,卻好像被趙王遺忘了一樣,至今沒有任何的訊息傳來。趙王這般輕慢的態度,讓他們這些廉頗的心腹將領,實在是不能不擔憂。
廉頗想到邯鄲的局勢,眉頭緊皺地搖了搖頭,堅定道:“軍國大事,豈能因一己之私而耽誤。廉頗若是因為顧慮個人前途,而誤瞭如此絕佳的出兵時機,將來就算是見到了大王,也無言可對啊。”
將領心中嘆了口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
他拱手道:“將軍,有使者自邯鄲而來,自稱是奉大王之命前往大梁,要去勸降韓國大將軍莫塵。他令將軍派遣三千精銳騎兵,護送他們前往大梁震懾韓軍。”
廉頗眉頭一挑,臉上滿是怒色。
一個小小的使者,也敢如此輕慢,居然想要命令自己!
他心中怒火燃燒,喝道:“胡鬧,莫將軍縱橫沙場幾十年,本就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的悍將。如今對方覆滅秦魏六十萬大軍,又剛剛攻破了魏國國都,正是心高氣傲之時。
大王此舉,不過是自取其辱罷了。告訴那使者,本將軍一個人都不會派給他,讓他死了那條心。”
廉頗說著,滿臉怒色地在矮案上拍了一巴掌,也不知道是氣憤趙王對自己的態度,還是氣憤使者的囂張氣焰。
五天後,大梁魏王宮,大殿。
莫塵端坐在魏王的寶座上,下方站立著魏國的一些重臣,還有一些剛剛提拔的新晉官員。若是往日,大殿上不免喧囂異常,商討著大軍平定了什麼地方,又消滅了哪些心懷不軌的反叛勢力。
只是今天,大殿中的氛圍異常安靜。眾人低垂著腦袋不敢抬頭,一個個額頭遍佈冷汗,就好像生怕被人看到一樣。
而這一切的異常,正是源於大殿中央的一位中年男子。
他身著華麗的淡紫色服飾,滿臉倨傲地立在大殿中央,眼神不屑地斜睨著眾人,一副不將所有人看在眼中的高傲神態。
莫塵神情冷淡,平淡道:“趙王命令本將軍撤出魏國,並且自縛身體於邯鄲謝罪?”
趙國使者滿臉倨傲,不屑地哼道:“不錯,這正是我家大王的意思。
我趙魏四十萬大軍陳兵黃河北岸,另有二十萬大軍正在國內集結,即將南下與廉頗將軍會和。而將軍只有不到三萬的韓軍,更要面對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