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3 / 4)

小說:騎士的戰爭血脈 作者:丟丟

些苦頭。有些則是被釋放,一般來說審查過三遍沒有太大問題的人都會被釋放。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會被轉往文森特監獄。

那座監獄是用來關押曾在投降政府任職的官員,私底下人們都把那裡稱為“死牢”連續一個多月來,每隔三、四天就會有一場公審大會,那些官員之中的一批人會在公眾面前受審,半數的人會被判處極刑。

整整一個月,裴內斯沉浸在一股令人難以忍受的恐怖氣氛之中。

隨著軍官的喊號,越來越多的人從各自區域出來,聚攏在正中央的空地上;在他們的四周全是荷槍實彈計程車兵。

一個月前剛被抓進來的時候,這些人還熱血沸騰,大聲喊著口號,但此刻他們臉上滿是憔悴,滿腔熱血早已冷卻。

除了因為監獄生活讓他們明白自由的可貴,也因為公審的進行,越來越多見不得人的事被挖掘出來。隨著同盟各國陸續將一批前共和國官員、豪門權貴引渡回國,隨著他們被公審,隨著大量記錄影像公佈於眾,很多過往的“愛國者”、知名人士、學術界權威,在世人面前暴露真面目。這些人大部分曾和瓦雷丁人暗通款曲,藏頭露尾用家書的方式,將一些情報傳遞給瓦雷丁人。

再熱血的青年知道自己接二連三被愚弄之後,心也漸漸變冷。

一個小時過去了,空地上聚集兩千多人,被叫到編號的人心情越來越放鬆,因為最壞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不可能把那麼多人轉往“死牢”再加上裡面有很多人都是經歷過三次審查,他們知道自己就要獲釋了。

果然,等到那個軍官將紙條揣回上衣口袋,守在門口的那隊騎士將擋在門口的路障搬開。

“從現在開始你已經自由了,記住你們在這裡的每一天,以後遇事多動動腦子,別那麼容易被別人煽動。”

說著,那個軍官揮了揮手。

雖然早已猜到自己將重獲自由,聽到這番話之後,那些人仍舊大聲歡呼,有些人更是忘形地大笑大叫,發洩一個多月來心中的憋屈。

發洩一通之後,那些人朝門口走去,他們只想離開這裡越遠越好。

時隔一個多月,裴內斯和剛打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些不同。

雖然仍舊處於戒嚴狀態,但城裡多了一些生機。街道上可以看到零星的行人,偶爾還可以看到一、兩家開著的店鋪。

街頭巷尾張貼大幅標語,不過這次的口號不是“打倒軍事獨裁”而是選舉的綱領和口號。

這一次競選的是議會席次。

正如利奇當初預想的,大部分人對於新的議會制度非常滿意,畢竟身處上流圈子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被排斥在外。新的規則讓大家都看到攀登權力頂峰的可能。

原本有可能跳出來的阻礙者全被利奇借這次示威遊行的機會打壓。那天米莉亞的話點醒他。

他現在扮演的不是公正的上帝,而是手持利劍衝鋒陷陣的鬥士;那些豪門世家不是任他隨意撥弄的棋子,而是暫時倒在地上、正在積聚力量的敵人。他應該有什麼手段就用什麼手段,有多大力量就用多大力量,竭盡全力給敵人致命一擊。

一旦確定自己的位置,利奇做出決定就容易許多。政治遊戲只不過就是收買,高明的政治家收買的是人心,比較低劣的政客則收買別人站在自己這邊,他乾脆兩種手段一起用上。

裴內斯城外的難民營已經不存在了,收買人心的第一步就是讓所有人都住進裴內斯。反正這座城市原本有三百萬人口,房子足夠,只不過事後免不了有些紛爭。

那些返回施泰因或者前往周邊城市的人,一開始有些後悔,甚至有些人又湧向裴內斯,不過很快大家發現住在裴內斯其實並不舒服,嚴格的軍事管制、狹小的居住空間,再加上因為人多,食物配給的量比其他地方少,日子很不好過。最重要的是這裡根本沒有工作機會,所以很快這些人又離開裴內斯。

這些人的離開及他們帶來其他城市的訊息,也讓原本已經定居在裴內斯的一批人心思動了起來,一部分人也跟著離開裴內斯。

所有的人最嚮往的城市自然是施泰因,短短的一個多月,新施泰因的輪廓已經出來了。

這不得不說利奇的運氣不錯。清點伯尼貝利物資時發現大量的鋼筋混凝土樁子,這些原本是用來修築防線用的。

這筆意外之財算起來並不值錢,卻替利奇節省大量時間。

伯尼貝利和施泰因又有水泥廠,製造水泥的材料也有,所以一個月來,道路、公共設施、住宅區的輪廓已經搭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