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路軍司令,首先集中兵力進攻紅四方面軍所在的大別山蘇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衛立煌在這次圍剿中被委任為鄂豫皖三省“剿匪”軍中路軍第六縱隊指揮官兼中央軍第14軍軍長,這有點讓他受寵若驚,深感“責任重大”。

於是衛立煌興師動眾,親率中路軍第14軍進攻黃安一帶的紅軍(即現湖北省紅安縣)。

衛立煌貪功心切,自恃武器精良、訓練有素、加上士氣高昂,一口氣深入大別山腹地100餘里。此時他卻渾然不顧長途奔襲、孤軍深入、全是兵家大忌。就在他得意忘形之際,紅軍給他來個突然襲擊,衛立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紅軍以逸待勞,首先打散了衛立煌第10師的一個旅,然後直搗中央軍第14軍軍部,並集結紅軍主力準備對衛立煌部實施圍殲。

雙方進行了一場十分激烈的戰鬥,衛立煌的中路軍損失慘重,就連他隨身的特務連也傷亡過半。

身陷重圍的衛立煌,只好向總司令蔣介石求援:發現匪軍主力!發現匪軍主力!我軍傷亡太大!火速求援!火速求援!

蔣介石得到衛立煌求援電報,連忙攤開軍事地圖,電令左路軍及右路軍齊頭並進,不惜一切代價解衛立煌之圍。

右路軍第1縱隊指揮官徐庭瑤接到軍令後,決定派軍中最精銳的第83師打頭陣,其他部隊迅速跟進,火速增援衛立煌部,並將該師臨時指揮權授於第14軍。

第83師在師長劉戡帶領下士氣高漲,加上全副德式裝備,所向披靡,很快攻入大別山根據地中心區域,解了衛立煌的圍。方先覺所在的補充團在這次增援戰鬥中作為83師總預備隊,後來也被投入戰鬥中去。由於衛立煌對方先覺有知遇之恩,在這次戰役中方先覺作戰非常勇猛,指揮得當,深受師長劉戡的誇獎。

衛立煌事後也悄悄地對方先覺說:若不是你們第83師增援部隊及時趕到,我衛立煌就成了匪軍的俘虜了。

但是師長劉戡在戰鬥中不幸右眼被紅軍的流彈射中,野戰醫院限於醫療條件只好給予摘除,最後又裝上了假眼,致有“獨眼龍將軍”之稱。

而傷他的對手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恰恰是劉戡的黃埔一期同班同學。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得知師長劉戡受傷,方先覺吟罷此詩,直搖頭嘆息:你說這仗打的……

經過反覆較量後,紅四方面軍主力受挫。豫鄂皖三省“剿匪”軍中路軍指揮官衛立煌率部佔領鄂豫皖根據地的軍事政治中心——金家寨。這一“輝煌勝利”令國民政府大喜過望,蔣介石親自前往慰勞並頒佈國民政府命令,宣佈以位於大別山區豫皖兩省交界處的金家寨為中心建立一個新的縣治,並命名為“立煌縣”。在中央軍軍隊中獲此“殊榮”者前所未有。

大別山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全面抗戰爆發後,一九三八年春,安徽省省會安慶淪陷,省府一度將省會遷到立煌縣城,這是後話。

蔣介石見各軍進展順利,遂改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術,於8月7日下令總攻,要中央軍各路縱隊以疾速秘密的手段深入紅軍根據地中心,攻佔紅安、七里坪,尋找紅軍主力以求決戰。

8月中旬中央軍陳繼承的縱隊在滸灣地區發現紅軍主力,雙方迅速交火,陷於苦戰。

8月底,中央軍衛立煌縱隊和中央軍張鍅縱隊從南北兩面迂迴紅軍側後,與友軍陳繼承縱隊構成三面合圍之勢。

此時的紅軍總指揮張國燾見形勢險惡,即令紅四方面軍主力及中*共中央分局、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等機關撤出新集地區向皖西蘇區轉移。

衛立煌見紅軍主力向東轉移,立即親率中央軍第83師堵住紅軍後路。83師憑裝備優勢,將紅軍阻於內圍。張國燾驚慌失措,認為今天打出一個厲害的敵人來了,紅軍只可打一仗,沒有打第二仗的力氣。紅軍東進受阻,遂重返紅安地區。中央軍隨之迅速圍了上來。雙方激戰,各有傷亡。

10月10日,鄂豫皖中*共中央分局在河口以北的黃柴皈召開緊急會議,張國燾認為紅軍主力再在蘇區戰鬥是無望的,只有離開蘇區才是出路,不得不向西北鄂豫陝邊大撤退。

衛立煌判斷紅軍有向西突圍的意圖時,命83師補充團前去圍追堵截。此時第83師師長劉戡因眼傷正在療養,83師補充團因不在正規軍編列,此前一直作為預備隊在師部待命。

方先覺作戰勇猛,但是他也不是沒有謀略的人,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想:這支穿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